课件编号15195904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单元测试(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5次 大小:17699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单元,第四,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测试
  • cover
八下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姓名: 班级: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杂居聚居尊民意,五区人民得自治”。这副对联赞扬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政治协商制度 2.近年来,中央政府给西藏的财政定额补贴每年都在12亿元以上,总投资46亿元的62项援藏工程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这表明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B.我国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 C.我国各民族在政治地位上是平等的 D.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3.“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C.两岸关系的发展 D.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4.少数民族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壮族三月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西将“壮族三月三”确定为法定假日,规定自治区内全体公民放假2天。政府的这些做法 ①说明了壮族超过了其他少数民族的地位 ②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③实现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均衡协调 ④体现了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下面的两幅图片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最大的区别是 A.实施群体不同 B.社会制度不同 C.主要作用不同 D.享受权利不同 6.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探究学习卡片。他探究的主题是 A.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 B.海峡两岸交往交流日益密切 C.国共合作建立统一战线 D.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怀抱 7.20世纪末以来,党中央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而采取的重大举措不包括 A.西部大开发 B.青藏铁路通车 C.建设青岛西海岸新区 D.兴边富民行动 8.如图两位领导人反复谈判磋商的主题是 A.台湾问题 B.香港回归 C.澳门回归 D.西藏解放 9.下面对两幅图片表述正确的是 A.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B.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C.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D.中国已经完成了统一大业 10.国学大师季羡林在书序中写道:“我们今天的十二亿中华儿女,也同样怀有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强烈愿望。可惜我们中华民族躯体上还保留有西方殖民主义留下的毒瘤,面积虽小,痛苦却大。前年,香港回归了……从此以后,我们真正是金瓯无缺,神州大地焉能不载歌载舞、普天同庆呢 ”据此推断,该书序应作于 A.“一国两制”提出之初 B.澳门回归祖国之前 C.“九二共识”达成之时 D.两岸实现停火之际 11.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极大缩短了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间的时空距离。这三个地区 A.都设立了经济特区 B.都成立了特别行政区 C.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D.都由中央政府行使主权 12.“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两岸暂时别离,终有团圆的时候。”造成今天“两岸暂时别离”的直接原因是 A.日本割占台湾岛 B.荷兰殖民者抢占台湾 C.国民党政府败退台湾 D.“台独”分子分裂台湾 13.2019年9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49. 10-2019. 9》中记载:1987年10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有关接待探亲台胞的办法;11月2日,第一批探亲台胞经香港赴大陆。这说明 A.“一国两制”成共识 B.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 C.“九二共识”已达成 D.海峡两岸已实现统一 14.20世纪50年代“金门厦门门对门,大炮小炮炮打炮”,到20世纪80年代“厦门金门门对门,三通两制促和平”。材料说明 A.和平成为世界的主流 B.中美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 C.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D.港澳回归推动祖国统一 15.“海峡浅浅,明月弯弯。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想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