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205519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后汉书·班固传》(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3次 大小:2653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
  • cover
文言文专题训练--《后汉书·班固传》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班)固字孟坚。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居大义而已。性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高人,诸儒以此慕之。 父彪卒,归乡里。固以彪所续前史未详,乃潜精研思,欲就其业。既而有人上书显宗,告固私改作国史者,有诏下郡,收固系京兆狱,尽取其家书。固弟超恐固为郡所核考,不能自明,乃驰诣阙上书,得召见,具言固所著述意,而郡亦上其书。显宗甚奇之,召诣校书部,除兰台令史,与前睢阳令陈宗、长陵令尹敏、司隶从事孟异共成《世祖本纪》。迁为郎,典校秘书。帝乃复使终成前所著书。固自永平中始受诏,潜精积思二十余年,至建初中乃成。当世甚重其书,学者莫不讽诵焉。 时京师修起宫室,浚缮城隍,而关中耆老犹望朝廷西顾。乃上《两都赋》,盛称洛邑制度之美,以折西宾淫侈之论。肃宗雅好文章,固愈得幸,数入读书禁中,或连日继夜。每行巡狩,辄献上赋颂,朝廷有大议,使难问公卿,辩论于前,赏赐恩宠甚渥。固以自二世才术,位不过郎,作《宾戏》以自通焉。 时北单于遣使贡献,求欲和亲,诏问群僚。议者或以为:“匈奴变诈之国,无内向之心,徒以畏汉威灵,逼惮南虏,故希望报命,以安其离叛。今若遣使,恐失南虏亲附之欢,而成北狄猜诈之计,不可。”固议曰:“不若因今施惠,为策近长。” 永元初,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与参议。及窦宪败,固先坐免官。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干其车骑吏椎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宪不敢发心衔之及窦氏宾客皆逮考,兢因此捕系固,遂死狱中。时年六十一。 (选自《后汉书·班固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干其车骑/吏椎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窦宪不敢发/心衔之/ B.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干其车骑/吏椎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窦宪不敢发/心衔之/ C.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干其车骑/吏椎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窦宪/不敢发心衔之/ D.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干其车骑/吏椎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窦宪/不敢发心衔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百家,原指春秋战国时期的各种思想流派,这里指当时学术上的各种学说。 B.兰台,汉代宫中藏书处,由御史中丞掌管,东汉设兰台令史,负责管理书籍。 C.单于,是匈奴人对他们最高首领的专称,此称号始创于匈奴著名的冒顿单于之父头曼单于,之后该称号一直沿袭至匈奴灭亡。 D.颂,原指各地采集献给周天子的本地民间歌谣,这里指以颂扬为主的文章。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班固年少有才,博学多识。他九岁能诵诗作文,长大之后博贯群书,深入钻研各家各派的思想言论,把握要旨,不拘泥于字句。 B.班固欲成父业,私编前史。班固的父亲生前编辑前史,内容不够详细,班固潜心钻研,二十多年后终于私下完成了父亲未竟的事业。 C.班固能文善辩,倍受恩宠。他以一篇《两都赋》反驳西宾的言论;朝堂议事时,他受命向公卿们提出疑问,深得皇帝赏识。 D.班固审时度势,思虑长远。北匈奴派使者前来进贡,求和亲,有人提出反对意见,班固从现实与长远考虑,主张以施恩方式对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肃宗雅好文章,固愈得幸,数入读书禁中,或连日继夜。 (2)匈奴变诈之国,无内向之心,徒以畏汉威灵,逼惮南虏,故希望报命,以安其离叛。 5.班固因私修国史下狱,为什么最终反被任命为兰台令史?请简要说明。 二、文言文阅读。 班固字孟坚。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性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高人,诸儒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