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205788

6.1.2 化学反应与电能(课件)(共34张PPT)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0次 大小:237453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6.1.2,化学,第二,必修,2019,人教
  • cover
(课件网) 第二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1课时 化学反应与电能 2019人教版 必修第二册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考纲要求】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初步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通过对原电池的学习,体会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开发高能清洁燃料和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 通过原电池的学习,能举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实例,能辨识简单原电池的构成要素,并能分析简单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知识导航 一.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 (一).火力发电的能量转化关系 化学能 热能 机械能 电能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火力发电原理及过程】 2018年我国电力分产业用电量统计分析: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发电量分别占比 火电占比仍然为75% 要想使氧化还原反应释放的能量直接转变为电能,就要设计一种装置,使 反应和 反应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区域进行,并使其间的 转移,在一定条件下形成 。为了使用方便,还需要把可产生的 以 的形式储存起来。 就是这样的一种装置。这种装置可以将 体系的能量储存起来,类似于水库的蓄存水能。 氧化 还原 电子 电流 电能 化学能 化学电源 氧化还原反应 理论基础 (二).原电池原理 【实验探究】实验2-4 【实验探究】参照实验2-4填写以下表格 现 象 铜 片 锌 片 电流表 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锌片不断溶解 指针发生偏转 稀H2SO4 Zn Cu Zn+2H+=Zn2++H2↑ 电子从 片( 极)通过导线流向 片( 极), 形成电流; 电解质溶液中, 离子向铜片(正极)移动, 离子向锌片(负极)移动。 原电池反应本质是 反应。 原电池是一种 的装置。 Zn 负 Cu 正 H+ SO42- 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1.原电池的电极 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子流出(流向正极)的一极 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子流入(来自负极)的一极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导电粒子流向 外电路 内电路 电子流向(外电路): 负极→导线→正极(电流方向与电子流向相反)。 离子流向(内电路): 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总结】 电极名称 负极 正极 电极材料 反应类型 得失电子微粒 电子流向 请根据铜锌原电池(稀硫酸),完成表格: Zn片 Cu片 Zn-2e-===Zn2+ 2H++2e-===H2↑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Zn失电子 H+得电子 由Zn片沿导线流向Cu片 总反应:Zn+2H+=Zn2++H2↑ 电极反应式 3.组成原电池的条件 ① 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② 两个电极(一般活泼性不同) ③ 闭合回路 ④ 电解质溶液(熔融电解质) 稀H2SO4 Zn Cu 4.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 5.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①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一般作负极的金属比作正极的金属活泼。 ②金属的防护。使被保护的金属制品作原电池正极而得到保护。 ③设计制作化学电源。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④加快化学反应速率。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形成原电池时会使反应速率加快。 二.化学电源 普通锌锰干电池、碱性锌锰干电池、锌银电池(钮扣电池)等。 1.一次电池———锌锰干电池 普通锌锰干电池 锌锰电池的负极是锌筒,正极是碳棒,电解质溶液是MnO2和NH4Cl糊状物(酸性,锌筒易腐蚀)。 体积小、性能好的碱性锌-锰干电池应运而生。这类电池的重要特征是电解液由原来的中性变为离子导电性更好的碱性,负极也由锌片改为锌粉,反应面积成倍增长,使放电电流大幅度提高。 碱性锌锰干电池 2.二次电池 (1)常见类型:铅酸蓄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等; (2)特点: 放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充电: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放电时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在充电时逆向进行,使电池恢复到放电前的状态。 2.二次电池 3.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不是把还原剂、氧化剂物质全部贮藏在电池内,而是在工作时,不断从外界输入,同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