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233908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第一节 认识浮力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8次 大小:37123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九章,一节
  • cover
第九章 浮力 “浮力”是流体静力学中应用性较强的基础知识之一.本章是在学过力、二力平衡、二力合成、密度和液体内部压强的基础上研究浮力的.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已经熟悉漂浮的物体受到浮力,因此教学时只需用一句话点明学生已知的事实后,直接引导学生思考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浮力.通过教师引导,得出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浮力的结论.既然一切物体都受浮力,为什么有的物体要下沉,有的物体要上浮呢 浮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很自然地要去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教学中这样的安排会调动学生始终怀着一种积极的兴趣去探究、讨论,有利于最终教学目标的实现. 本章共3节: 1.第一节“认识浮力”,本节可分为三个教学板块:①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凡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浮力;②用实验“称量法”测量浮力大小;③通过理性探究了解产生浮力的原因.整个教学过程也是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进行,让学生通过实验亲身体验,充分思考、讨论.在探究中学习. 2.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本节可分为两个教学板块:①通过实验探究和理性探究推导得出阿基米德原理;②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简单地计算.在探究过程中可结合阿基米德的故事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勇于探求科学真理的热情,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3.第三节“物体的浮与沉”,本节可分为两个课时,第1课时为“物体的浮沉条件”,这部分内容可分为三个教学板块:①观察鸡蛋的浮沉,认识上浮、下沉、悬浮、漂浮四种现象;②从重力、浮力的大小关系的角度分析物体的浮沉条件;③从物体密度和液体密度的角度分析物体的浮沉条件.第2课时为“浮沉条件的应用”,引导学生了解轮船、潜水艇、热气球、飞艇、密度计的工作原理. 本章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认识浮力,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了解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知道阿基米德原理,会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的大小;理解浮沉条件,利用浮沉条件解释轮船、潜水艇、热气球、盐水选种、密度计的工作原理. 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观察,认识浮力的存在,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经历推理过程,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经历实验探究过程,了解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经历探究浮沉条件的过程,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让学生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感受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作用,领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理解阿基米德原理,会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理解浮沉条件,利用浮沉条件解释轮船、潜水艇、热气球、盐水选种、密度计的工作原理. 第一节 认识浮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浮力的概念、产生原因及浮力的方向. 2.知道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和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浮力作用,会用“称量法”计算浮力. 3.知道大气对浸没在其中的物体也有浮力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经历探索浮力大小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兴趣. 2.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的方向. 【教学难点】 用“称重法”计算浮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饮料瓶、水、乒乓球、大量筒、软木塞、大烧杯、弹簧测力计、细线、石块、铅块、橡皮泥、盐水等. 【教学课时】 1课时 【巩固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新课引入】 教师应用多媒体播放“高空探测气球升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