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246655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高一下学期期中备考强化训练6-古代诗歌欣赏(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2次 大小:92662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中,强化训练,答案,欣赏,古代诗歌,备考
  • cover
高一下学期期中备考 古代诗歌阅读强化训练 考题先练找不足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与梦得①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白居易 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 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注:①梦得:刘禹锡。此诗作于开成二年(837),作者和刘禹锡同在洛阳,刘任太子宾客,白任太子少傅,都是闲职。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言简意丰,语淡情深,从一时“闲饮”,到“且约后期”,既有超脱用雅的情怀,又暗示对身世际遇的感悟,体现出一种炉火纯青的艺术功力。 B.颔联写两人同沽美酒时真挚热烈的感情,“共把十千”暗示了两人共同的处境和心境,“相看”句写两位六七十岁的老人,坐定之后彼此端详的亲切动人场面。 C.“闲征”一联,具体描写“闲饮”的细节和场面。这里的“闲”是身闲而心未尝闲,这里的“醉”是陶醉,把“闲饮”和内心的欢喜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D.尾联虚写,诗人把眼前的聚会引向未来,把友情和诗意推向高峰,一个“更”字开拓出“更上一层楼”的意境,使时间延长了,主题扩大和深化了。 2.本诗以“闲饮”为题,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全诗内容加以分析。 知识梳理强基础 一、古代诗歌常见的题材 诗歌,无论是写景还是叙事,无论是咏物还是怀古,都寄寓着诗人一定的思想感情,对诗歌内容情感的感悟是诗歌鉴赏的重点。要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就要涉及古诗的题材分类,因为不同的题材决定了古诗所表达的不同的思想内容。古诗按题材可分为: (1)山水田园诗 东晋陶渊明是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南朝谢灵运、谢朓是山水诗派的代表人物,唐朝王维、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山水田园诗多以自然山水或农村景物、田园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或以农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借静谧的山林、广阔的田野、淳朴勤劳的农人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其思想内容往往是:①热爱自然,钟情山水,如王维《山居秋暝》;②淡泊宁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③厌恶官场,向往隐逸生活,如陶渊明《归园田居》;④宁静闲适、悠然自得的心境。 (2)边塞征战诗 边塞诗,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或描写边塞军旅生活,或表现边塞苦寒的生活环境,或表现壮丽的边塞风光。边塞诗多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状写戍边将士深重的乡愁、家中思妇的孤寂惆怅;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惊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和民间风俗。 (3)咏物抒怀诗 这种诗往往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即诗人对物进行细致、形象的描绘,使其具有美感,并寄寓了自己的情怀和志向。如陆游《卜算子·咏梅》,作者借梅来表明自己的心志,即孤高不群和矢志不移的品质。又如于谦《石灰吟》,其中“清白”二字,不只是对所咏之物外形特点的吟咏,也是对其神韵、品格的高度概括。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就是在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再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借对梦游仙境的描绘抒发了诗人不事权贵的傲岸品格。 (4)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以历史人物、事件、陈迹为题材,来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一般来讲,咏史怀古诗不仅是叙古事,而且要融入自己的感受和评论,曲折地反映对现实的关注。或者怀古伤今,描绘昔盛今衰之景;或者怀人伤己,感慨怀才不遇。前者如刘禹锡《石头城》,后者如杜甫《蜀相》、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赠友送别诗 在中国诗坛上,送别诗一直是重要题材。“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作为至情至性的诗人,与挚友分别时,心中会产生一种不吐不快的诗情。赠友送别诗一般表达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