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247737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 《第一节_硫及其化合物》(第3课时)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26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6次 大小:71921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人教,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二
  • cover
第1节 硫及其化合物 课时3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第五章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的内容。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硫、二氧化硫和硫酸的性质,硫酸根离子的检验,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教材首先根据硫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利用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从化学变化的视角考虑硫单质能否与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化合物等发生反应,使学生掌握研究非金属单质性质的基本思路;之后,根据物质类别研究硫的化合物(包括二氧化硫、硫酸)的化学性质。教材以工业制硫酸的生产原理为载体,从氧化还原的角度来综合认识含硫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并结合浓硫酸与铜反应的实验,基于证据探究浓硫酸的氧化性。接下来,设计“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实验,对构成物质的离子进行检验,提升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核心素养。最后,设置“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探究活动,要求学生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变化的角度,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设计实验方案,选择适当的实验试剂,探究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提升学生“变化观念”等学科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对本节的要求: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这些物质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其情景素材建议为:火山喷发中含硫物质的转化;“雷雨发庄稼”;工业制硫酸;食品中适量添加二氧化硫的作用(去色、杀菌、抗氧化);酸雨的成因与防治。实验及探究活动:浓、稀硝酸的性质;二氧化硫的性质;浓硫酸的性质;溶液中SO42-等离子的检验。因此内容安排三个课时:第一课时为硫和二氧化硫,第二课时为硫酸,第三课时为硫酸根离子的检验,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本节为第三课时的内容。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学习目标】 1、了解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2、了解不同价态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 3、能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设计不同价态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 【核心素养】 1、通过对不同价态含硫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学习,培养学生论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核心素养; 2、知道不同价态物质之间能相互转化,使学生形成变化观的素养。 教学重难点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2、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课前准备 多媒体、稀硫酸、Na2SO4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稀盐酸试管夹、试管、胶头滴管、铁架台等 教学过程 【实验探究】 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稀硫酸、Na2SO4溶液和Na2CO3溶液,然后各滴入几滴BaCl2溶液,观察现象。再分别加入少量稀盐酸,振荡,观察现象。 【过渡】从这个实验中你能够得出什么结论?写出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讲解】 一、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1) 结论:检验SO42-的正确操作方法: 被检液取清液有无白色沉淀产生(判断有无SO42-)。 (2) 注意:先加稀盐酸的目的是_____。 【思考】 现在我们炒菜用的精盐又细又白,你知道精盐是由粗盐经过什么样的程序制得的吗?粗盐经溶解、过滤和蒸发后还含有硫酸盐及CaCl2、MgCl2等杂质。如何进行粗盐提纯吗? 【思考与讨论】粗盐的提纯 (1) 经溶解、过滤、蒸发操作得到的粗盐中含有一些可溶性硫酸盐及CaCl2、MgCl2等杂质。如果按照下表所示顺序除去它们,应加入什么试剂? 加入你选择的试剂除去杂质后,有没有引入其他离子?用什么方法除去这些离子? 设计除去杂质的实验方案时,除了要考虑所加试剂的种类,还要考虑哪些问题? 【讲解】 二、粗盐的提纯 为使杂质离子完全除去,要加入过量的试剂。后续试剂要能够将前面所加过量的试剂除去,由此可知碳酸钠溶液要在氯化钡溶液之后加入。 通常加入试剂的几种顺序: ①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盐酸 ②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盐酸 ③B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