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5278581

第1单元 神州古韵—— 编钟低、中、高音的音响 编钟奏的古代乐曲 楚商 片段 教案  2022—2023学年粤教版音乐 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18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1次 大小:173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编钟,楚商,八年级,音乐,教版,学年
  • cover
《楚商》教案 教学目标: 让同学们学会新欣赏编钟曲的美,让学生认识中华民族乐器中国宝级的乐器———编钟、编磬,领略编钟音乐的艺术魅力,并通过编钟音乐了解中华民族的一段重要历史。 教学重难点: 了解编钟的知识,欣赏《楚商》学习先秦时期楚国的音调特点,认真感受这首乐曲给我们所带来的那种“大乐与天地同和”的感觉。 教学用具: 音乐磁带、编钟图片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一个单元--网展示编钟图片 二、编钟的低、中、高音的音响 1、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音域宽广,有五个八度,比现代钢琴只少一个八度。钟的音色优美,音质纯正,基调与现代的C大调相同。考古工作者与文艺工作者合作探索,用此钟演奏出各种中外名曲,无不惊叹。曾侯乙编钟是我国古代音乐史上的一个光辉成就,为今天古音律和编钟制造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一九七八年发掘的举世闻名的我国湖北省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是我国古代最庞大的乐器,它共六十四件,(计钮钟十九件,角钟四十五件),分三层悬挂在满饰彩绘花纹的铜木结构的钟架上,每层的立柱是一个青铜佩剑武士。它们的形体和重量是上层最小,中层次之,下层最大。最小的一件重二点四公斤,高二十点二厘米;最大的一件重二百零三点六公斤,高一百五十三点四厘米。它们的总重量在二千五百公斤以上。钟架通长十一点八三米;高达二点七三米。气魄宏大,场面相当壮观。这座墓的下葬年代为公元前四三三年,距今二千四百一十余年。它的出土引起国内外的重视,被认为是世界音乐史上的重大发现。 距今6000-4000年前,世界上有四个地区率先进入了文明时代,它们分别是巴比伦、埃及、印度,还有一个就是我们中国。尤其是我们中国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其他三个文明古国由于历史原因中断了之后,唯独中华民族文化一脉相承的绵延下来。 2、介绍编钟 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青铜铸成,它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观看编钟演奏《茉莉花》视频 思考回答问题。 (1)编钟共分为几层? 三层 (2)编钟的体积大小与音高有关系吗? 有关系,体积越大声音越低沉厚重。 三、欣赏《楚商》 展示编磬图片 介绍钟磬 编磬为古代乐器一种,用石或玉制作,十六面一组。它的音色,除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等十二正律外,又加四个半音,演奏打击时,发出不同音响,清宫所藏玉编磬,是清乾隆时制,在重大典礼演奏中和韶乐时使用。 聆听《楚商》钟磬与民乐合奏 《楚商》是一首最能体现楚国音乐韵味的代表曲目;乐曲优美抒情、古朴典雅。因为这首乐曲是楚国的一首商调式的音乐,所以曲名叫《楚商》。 介绍《楚商》介绍《楚商》:是参加曾侯乙墓挖掘整理人员根据楚商调的特点,采用和声、复调和转调等手法,为这套编钟改编的一首曲子。全曲的风格较好地体现了“以和为美”的审美情趣。乐曲结束时余音缭绕,回味无穷,给人以一种“大乐与天地同和的”的感觉。 5、欣赏《楚商》,唱唱简谱。 (1)问:听赏《楚商》你们会有怎样的感受?请用精练的词语描述你的感受。 ———凝重、庄严、神圣、清虚等。版权所有 (2)讨论:乐曲特点 速度:稍慢 节奏:松弛 旋律:优美而流畅 乐曲表现了楚国人民幸福生活的情景。 6、观看钟磬演奏《茉莉花》视频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国之重器“编钟”赏析了钟磐与民乐合奏曲《楚商》,感受古代音乐的大和之美。通过这节课,显示了我们祖先在音乐方面的过人之处。可是,我们的祖先还有许多的创造是不为同学们所熟知的。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