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339174

18.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第3课时)导学案(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54次 大小:191749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8.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3课时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 18.1.2 三角形的中位线(第3课时) 一、温故知新(导) 如图,要测量池塘两岸相对的A,B两个个房子间的距离,由于绳长不够,于是在池塘外选一点C,连接AC,BC,分别取AC,BC的中点D,E,小刚说只要量出了DE的长,就能求出AB的长,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下面我们来看看今天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学习目标 1、了解三角形中位线的定义,注意与三角形的中线的区别; 2、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并能灵活的运用. 学习重难点 重点:三角形的中位线定义、定理; 难点: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运用. 二、自我挑战(思) 1、如图18.1-14,在△ABC中,D,E分别是AB,CD的中点,连接DE.像DE这样,连接三角形两边 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2、观察图18.1-14. (1)△ABC的中位线DE与边BC有什么位置关系? . (2)△ABC的中位线DE与边BC有什么数量关系? . 3、猜想:△ABC的中位线DE与边BC的关系是 . 4、下面,证明我们的猜想: 如图18.1-14,D,E分别是AB,CD的中点. 求证:DE∥BC,且DE=BC. 5、“”表示 . 6、结论: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 三、互动质疑(议、展) 1、一个三角形有几条中位线? 2、三角形的中位线和中线一样吗? 3、实例: 例5 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边BC,AB上的中点,连接DE并延长至点F,使EF=2DE,连接CE、AF. 求证:AF=CE. 四、清点战果(评) 今天你是否完成了学习目标?你的困惑解决了没? 五、一战成名(检) 1、如图,为测量池塘两端A,B的距离,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点O,从点O不经过池塘可以直接到达点A和B,连接OA,OB,分别取OA、OB的中点C,D,连接CD后,量出CD的长为12米,那么就可以算出A,B的距离是(  ) A.36米 B.24米 C.12米 D.6米 2、如图,CD是△ABC的中线,E,F分别是AC,DC的中点,EF=1,则BD的长为(  ) A.1 B.2 C.3 D.4 3、如图,DE是△ABC的中位线,若△ADE的面积为1,则四边形DBCE的面积为(  ) A.4 B.3 C.2 D.1 4、如图,点D、E是AB、AC的中点,若AD=4,AE=6,△ABC的周长为30,则DE= . 5、如图,△ABC中,∠ACB=90°,AB=4,E是边AC的中点,延长BC到点D,使BC=2CD,那么DE的长是 . 6、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P是对角线BD的中点,N、M分别是AB、CD的中点,求证:∠PMN=∠PNM. 六、用 (一)必做题 1、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AC,BC的中点,以点A为圆心,AD为半径作圆弧交AB于点F.若AD=7,DE=5,则BF的长为(  ) A.2 B.2.5 C.3 D.3.5 2、如图,EF是△ABC的中位线,BD平分∠ABC交EF于点D,若AE=3,DF=1,则边BC的长为(  ) A.7 B.8 C.9 D.10 3、如图,△ABC中,AB=9cm,AC=5cm,点E是BC的中点,若AD平分∠BAC,CD⊥AD,线段DE的长为(  ) A.1cm B.2cm C.3cm D.4cm 4、已知:如图,DE,DF是△ABC的两条中位线.求证:四边形DFCE是平行四边形. (二)选做题 5、如图,在△ABC中,CE是中线,CD是角平分线,AF⊥CD交CD延长线于点F,若AC=8,BC=5,则EF的长为 . 6、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AC,AB的中点,点F是CB延长线上一点,且CF=3BF,连接DB,EF.若∠ACB=90°,AC=12,DE=4. (1)求证:DE=BF; (2)求四边形DEFB的周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 18.1.2 三角形的中位线(第3课时) 一、温故知新(导) 如图,要测量池塘两岸相对的A,B两个个房子间的距离,由于绳长不够,于是在池塘外选一点C,连接AC,BC,分别取AC,BC的中点D,E,小刚说只要量出了DE的长,就能求出AB的长,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