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5341184

2022—2023学年粤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第1单元 神州古韵——《梅花三弄》教案 

日期:2025-04-18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6次 大小:166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2022,梅花三弄,古韵,神州,单元,下册
  • cover
《梅花三弄》教案 教学内容: 1、欣赏《梅花三弄》,要求学生了解古曲创作背景,感受其中包含的感情。 2、通过欣赏古曲《梅花三弄》,让学生了解古琴及古琴音乐的风格。 3、教材希望通过欣赏,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古曲的创作背景,感受音乐表现的情绪。 2、通过欣赏古琴曲《梅花三弄》,掌握音乐知识:“三弄” 3.结合歌颂梅花的诗词,理解音乐所塑造的梅花的坚强性格 教学重点: 掌握“三弄”的含义,认识民族乐器”箫“ 教学难点: 通过分段欣赏,体会每一段乐曲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图片中的是什么花? 梅花“遥知不是雪,味有暗香来” 让学生说有关“梅”的诗歌? 王安石《梅》 3、梅花以其高洁、端庄、典雅的形象,不畏严寒、凌霜傲雪气质,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常为人们用以隐喻具有高尚节操的人。梅花历来是文人墨客及艺术家们所咏叹的对象。 二、讲授新课 1、完整聆听《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是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 明朱权编辑的《神奇秘谱》记载此曲最早是东晋时桓伊所奏的笛曲。后由笛曲改编为古琴曲。体现了梅花洁白,凌霜傲雪的高尚品性。 2、介绍《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乐曲主题表现梅花,“三弄”实际是三个变奏,古代有:高声弄,低声弄,游弄之说。 全曲共分十段,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段,采用循环再现手法,后四段为第二部分,描写梅花静与动两种形象。 段落 溪山夜月; 二、一弄叫月,声入太霞; 三、二弄 穿云,声入云中; 四、青鸟啼魂; 五、三弄横江,隔江长叹声; 六、 玉箫声; 七、凌云戛玉; 八、铁笛声; 九、风荡梅花; 十、欲罢不能。 前六段为第一部分,後四段为第二部份。 "梅花一弄断人肠" "梅花二弄费思量" "梅花三弄风波起"。 此曲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故称为“三弄”。琴曲《梅花三弄》中“三弄”是主题以泛音形式在不同的弦段、徽位上出现三次。 3、完整聆听《梅花三弄》 4、分段欣赏《梅花三弄》 唱一唱《梅花三弄》的音乐主题,并深印在你的脑海。 边听边思考每一段分别给你带来怎么样的意境? 乐曲第一小段是全曲的引子,音调亲切优美,音色浑厚明亮,节奏平稳舒缓,与后面的跌宕起伏形成生动鲜明的对比。 一弄,静夜明月之下的梅花,一朵朵,一瓣瓣,晶莹剔透,仿佛是对梅花的赞颂。随后,节奏的变化使旋律富于推动力,似乎梅花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动起来。 二弄,风雪鼓荡,梅花飘遥,初显傲雪身姿。 三弄,风吹雪压,梅自傲立……这段优美流畅的曲调在这部分三次循环出现,它形象地表现了梅花恬静端庄、晶莹剔透的神态,而这一主题旋律的三次出现,都是用清澈透明的泛音弹奏。曲调的三次出现,类似古代诗词的反复吟咏,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拓展 展示箫的图片 介绍:箫, 分为洞箫和琴箫,皆为单管、竖吹,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汉族吹奏乐器。 箫历史悠久,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适于独奏和重奏。 它一般由竹子制成,吹孔在上端。按“音孔”数量区分为六孔箫和八孔箫。 六孔箫的按音孔为前五后一,八孔箫则为前七后一。八孔箫为现代改进的产物。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又欣赏和学习了一首中国传统乐曲,通过欣赏古琴曲《梅花三弄》这首乐曲,了解借花喻人的艺术创作手法,三弄的音乐知识,认识了中国民族乐器“箫”,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