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琴曲《流水》片段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有关文人音乐和古琴的相关知识,感受体验古琴音色和古琴曲的风格特征,古琴与古筝的音色区别, (2)能力目标:通过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聆听、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了解乐曲所表现的事物以及隐喻的思想内涵。 (3)情感目标:通过聆听音乐,感受情感内涵,激发对古代音乐代表作品感兴趣,,培养同学们热爱民族传统音乐,并有继续探究神州古韵的欲望 二、教学分析: (1)我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音乐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瑰宝。它反映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情感、意志、力量、幻想和追求。 (2)民族音乐基本上由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四部分组成。古琴是文人音乐中的代表性乐器,古琴曲曲风雅、意境高远,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和口述文化遗产名录。本节主要欣赏的《流水》。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对音乐也有了自己的理解。先对神州古韵一进行复习,并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进入神州古韵二,古曲对学生来说有点难理解,由于文人音乐年代比较久远,古琴也很罕见,同学们对这一板块的知识比较陌生古曲对学生来说有点难理解,所以得加进一些图片或视频和视唱,知识点问题来丰富课堂。 四、教学重点: 欣赏古琴曲《流水》感受体验乐曲的风格特征,了解古琴的音色和演奏特点。 学唱《流水》的主题旋律,领会作品的灵魂。 五、教学难点: 《流水》各部分水的状态音乐表现进行连线,理解乐曲表现的意境,自主总结古琴、音色和音乐风格,感受音乐旋律,理解《流水》表现的意境与深刻的寓意。 六、教学流程: (一) 导入 (1)展示《高山流水》图片 问:这副画给你怎么样的感受? (2)音乐故事-高山流水会知音 故事:据《吕氏春秋·列子》记载。伯牙和钟子期是好朋友,钟子期的琴也弹得很好。有一天,伯牙弹琴给钟子期听,一曲既终,钟子期说:“巍巍乎志在高山!”伯牙又给钟子期弹了一曲,钟子期听后说:“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非常高兴,因为钟子期对他所弹的琴曲完全能够领会,他把钟子期当成了自己的知音。后来,钟子期去世了,伯牙悲痛异常,将自己心爱的古琴也摔碎了,从此不复弹琴,表达了对失去知音的强烈痛惜之情。古代流传下来的琴曲还有《伯牙与子期》一曲,可见他们的友谊感人至深。 伯牙、子期早已仙去,而《高山》、《流水》这两首琴曲却流传了下来,一直到现在仍有人在演奏《高山》、《流水》的琴曲,但这大约也只是曲名相同,琴曲的结构、曲调等等可能与伯牙那时所弹已有很大的不同了。2·1·c·n·j·y 新课教学 (1)聆听《流水》回答问题 1、演奏的乐器 古琴 2、乐曲要表现什么 不同形态的流水,启发学生想象,《流水》表现了山涧深处潺潺溪流汇成浩瀚汪洋的意境。 3.乐曲赏识 古琴曲《流水》是我国最古老的琴曲之一。这首古曲淡泊、优雅、深邃,意境深远。乐曲通过对山泉、小溪、江河、湖海的描绘,抒发了对大自然壮丽河山的赞颂,隐喻作者开阔的胸襟和百折不回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精神。分该曲式为民族传统的“起、承、转、合”结构,乐曲为复杂的多段体结构,原分九段,可以划为四个部。 (2)唱一唱 结合课本提供的乐谱,让学生边画旋律线边唱主题旋律,领会作品的灵魂。 欣赏古琴曲《流水》片段,将音乐片段与对应场景进行连线。世纪 2003年,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拓展 (1)介绍古琴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本世纪初才被称作“古琴”。曾候乙墓出土的十弦琴是最早的古琴实物。历史上曾有“昔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