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342220

6.2《再别康桥》(共39张PPT)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8次 大小:1018104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再别康桥,39张,PPT,高二,语文,选择性
  • cover
(课件网) 再别康桥 徐志摩 雨向莎阶滴未休,冷光孤恨两悠悠。船中闻雁洞庭宿,床下有蛩长信秋。背照翠帘新洒别,不挑红烬正含愁。萧骚寒竹南窗静,一局闲棋为尔留。 自人类诞生以来,离别便是一把打开诗国大门的钥匙,蕴藏着丰富的情感,成为历代文人不断吟颂的对象。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宗元《别舍弟宗一》: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学习目标 1、了解徐志摩及"新乐派"诗歌的特点。品味语言,感悟意境,反复吟味全诗。 2、学习新诗的鉴赏方法,感受诗中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3、深刻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培养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力。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南湖等,新月派代表诗人,一手奠定了中国新诗的基础 。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中学与郁达夫同班。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异。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这位英年早逝的诗坛巨星的噩耗传来,震惊了海内外,胡适连呼:“天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学!”在他的许多朋友中,包括师辈的梁启超、同辈的郁达夫、陈西滢、刘海粟等,亦包括晚辈的陈梦家、沈从文等,没有一个不赞赏佩服他的才华和品行的。 胡适在徐志摩遇难次日的日记中感慨地写道:“朋友之中,如志摩天才之高,性情之厚。真无第二人!” 周作人说:“中国新诗已有十五六年的历史,可是大家都不大努力,更缺少锲而不舍地继续努力的人,在这中间志摩要算是唯一的忠实同志。” 梁实秋则认为:“志摩的天才在他的散文里表现最清楚最活动。” 沈从文号召:“纪念志摩的唯一方法,应当是扩大我们个人的人格,对世界多一分宽容,多一分爱。” 蔡元培先生的挽联最为精妙:“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都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乐土;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坐卧也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 徐志摩从欧洲回国以后看望梁启超,他们谈欧洲,谈诗歌,谈学问,梁启超总是情趣昂然。志摩是他的爱徒,他爱志摩,在婚姻问题上又怨志摩。在他看来,徐志摩遗弃发妻已是大逆不道,追求林徽因不成之后,又去爱朋友的夫人,那是大逆不道之最了。于是先生责问:“为什么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呢?”徐志摩回答道:“先生,我实在控制不了,我都跑到欧洲了,天天在巴黎的咖啡馆里喝咖啡,喝到要昏要醉,仍然忘不掉小曼”。梁启超叹一口气,因为他知道,人要说真话,连鬼都害怕。 一天,胡适来清华园看望梁先生,他代表志摩请先生作证婚人。因为志摩的父亲提出两个条件才应允他们结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