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418008

2023年3月全国名校最新模考作文汇编(审题立意+优秀范文)

日期:2024-06-2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100次 大小:4184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3年,3月,全国,名校,最新,模考
  • cover
【高分素材】3月全国名校最新模考作文汇编 (审题立意+优秀范文) 1.(2023·河北邯郸·统考模拟预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这是清代文学家袁枚《续诗品·尚识》中的名句,讲的是学、才、识三者之间的关系:学问就像弓弩,才能就像箭头,以见识引导弓箭发射,才能命中目标。 以上材料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作文材料引用了清代文学家袁枚《续诗品·尚识》中的名句,并加以释意。学问像弓弩,才能如箭头,学识引导箭头射出,才会命中靶心。学、才、识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互为辅助构成有机整体的。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三者缺一不可。增加学识,提高眼界,才能使用好学问之弩,让才能之镞一箭中鹄。 拉弓射箭,射中目标有两个条件,一是箭的精准度,二是拉弓的力度。学问像弓弩,学问越多,拉弓蓄力的就越多。力量足了,才能拉稳弓弦。而将力量加强是个长期锻炼的过程,学习积累就似拉弓蓄力,积淀越深,学习之弓也就拉得越满。否则,弓箭无法弹出,自然无法击中目标。有了足够的学问,力量汇集于一处,就是在箭头。所以,才能像箭头,才能是由足够的学问积淀而成的。而不管是学问,还是才学,都要依靠厚实的见识来引导,才可以让学问与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见识是引导,学识是基础,才能是学习的发挥。只有当学习的弓弩弯如满月,才识的箭镞才能飞似流星。 其实,学问、才能和见识都是从“学”中来,要想有丰厚的积淀,首先得确定好目标。有了目标后,最关键也是最基础的就是靠实力去实现它。有的人学习不够,急于求成,如同弓弦没有拉满就把箭射出去,其结果是射出的箭虽多,但都软弱无力,无一中的。有的人学得很踏实,拉弓很慢,但很讲究攒足力道,箭箭都能中的。 在行文过程中,可正面立意,肯定“学”“才”“识”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可从反面切入,批判只有学问才华,却没有见识,最终走向歪路的现象。还可以边立边驳、立驳结合,或详正略反或略反详正,综合立意。 【立意】 (1)以学问之弓、才能之箭,识之以导,造就人生。 (2)“学”“才”并驱,以识领之,方能中鹄。 (3)学为弓弩,才为箭簇,识为方向,抵达目标彼岸。 【参考范文】 扎实学问,发展才能,以识致远 清代文学家袁枚在《续诗品·尚识》中向我们道明“学如弓弩,才如箭簇。识之领之,方能中鹄”。这不仅是射箭之术,更是人生至理。只有扎实学问,打好基础;发展才能,充实自我;更兼拓宽视野,见多识广,以不俗之见识指引弓箭发射,才能成就不凡人生。 正如其言,学问如弓弩,我们须得打好基础,扎实学问,才能将弓弩拉满。总书记有言:“人生的扣子必须一个一个好。”读书亦是如此,在学习的阶段中,要静下心来,认真学好每一个知识点,增长学问。站在当下,遥望古今,写下不朽名作《红楼梦》的作家曹雪芹正是扎实学问,研析古书,夜以继日地学习才得以取得不凡成就。又如作家路遥,正是因为他不辞辛劳地访问大山,了解风俗,积累学识,才有《平凡的世界》广为流传。 学识之上,还得发展才能,才能使人生到达一个新的高度。奥运冠军谷爱凌不仅有不俗的体育运动能力,更兼有高智商、大才干。她凭借一已之力拿下多个金牌,迅速“出圈”,火遍大江南北,成为青少年的偶像。谷爱凌用行动向世人证明:才能就像箭头,只有发展才能,方能充实自我,使人生之箭锋锐有力。 “学如弓弩,才如箭簇。”学问像弓弩,学问越多,拉弓蓄力的就越多。力量足了,才能拉稳弓弦。学习积累就似拉弓蓄力,积淀越深,学习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