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441696

2023届云南省曲靖市兴教学校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复习语文冲刺押题卷一(含答案)

日期:2024-06-2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3次 大小:4644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3届,高考,押题卷,冲刺,语文,复习
    2023年高考复习语文冲刺押题卷一参考答案 1B(根据材料一第三段内容可知,家德文化有利于维护家族的稳定和发展,对后代子孙的成人成才具有重要作用,但并未涉及“自然也就能够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 2.A(“与家训、家德相比,钱氏世家更为注重家风的培育”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钱氏世家极为重视家风培育”。) 3.B(根据材料-第三段内容可知,家德文化主要以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调适家庭成员之间的伦理关系,维护家族的稳定和发展。根据“宗族”“义塾与公田”“亲朋”可以推知,B项强调处理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 4.材料一主要从家训、家德、家风三方面具体论述钱氏家文化的内容及影响,(2分)材料二则从整体上介绍了钱氏家文化的传承与建设状况。(2分) 5.①家庭是人们的生活场所和社会基本单位,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情感归宿。②家庭关系是否和睦融洽是衡量社会和谐、文明进步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③良好的家文化有利于化育家庭成员和后代子孙,促进孩子健康成长。④重视家庭建设,重建家文化不仅涉及一家一姓的福祉,还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学生若答出“为国家培育人才”“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学校”亦可酌情给分) 6D(A.“注重外貌描写”说法有误,应是“细节描写”,且“突出当时生活条件极差”说法不恰当,应是突出了运粮 支队的不易。B“正反对比”说法有误,应是“正侧结合”,女护士的表现是侧面描写。C.根据“一心想着赶紧把伤员抬下阵地,减少不必要的牺牲”可知,“不想让伤员遭受任何痛苦”说法有误。) 7.D(根据原文“伤员醒来后,见她是个女的,吃这么大的苦抬他,眼泪夺眶而出,非要从担架上下来爬着走”可知,伤员心疼董力生抬着自己走路太过艰难,希望能够减轻她的负担,所以不愿躺在担架上。) 8①通过描写风大雪急的恶劣天气,交代了运粮支队所遭遇的困难。②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引出了朱永兰身先士卒的勇敢行为。③烘托了以朱永兰为代表的运粮支队民工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强化了他们的英雄形象。(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得4分) 9.①二人都有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朱永兰带领百姓推小车运粮,她不怕困难,忍受艰辛,完成任务;董力生抬伤员时扭伤了脚脖子却硬是咬紧牙关,一声不吭。②二人都有无私奉献的美好精神:朱永兰不惧磨难,不怕牺牲,为运粮队探路;抬着伤员下陡坡时,董力生为了让伤员少受痛苦,跪着向前挪动。③二人身上都有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朱永兰接到送粮任务时毫不犹豫,她牺牲小我为革命做贡献;董力生在村里第一个报名参加支前担架队,再苦再难也要运送伤员,减少不必要的牺牲。(每点2分,若答勇于担责、意志坚强可酌情给分) 10.A(原句标点:对曰:“臣之舅在卫,爱臣,若终立,则不可以往,绝迹于卫,是背母也。且臣自知不足以处目夷之上。”) 11.D(“效臣遁”的“效”指仿效,“斯用兵之效也”的“效”指效果,二者含义不同。)12.D(子囊最终选择了伏剑自尽,并非是被楚王赐死。 13.(1)晋灵公暴虐,赵宣子屡次进言规劝,灵公厌恨他,派力士钼去杀害他。(“骤”“患”“贼”各1分,句意1分) (2)我们攻击吴国必定失败,使国君受辱,使国土受损,是忠臣不忍心做的。(“击”“辱”“亏”各1分,句意1分) 14.目夷认为立自己为太子不合礼义。(1分)兄长立为嗣君而弟在下位,这是符合礼义的。如果弟弟立为嗣君 而兄在下位,就不符合礼义。他不愿意做不符合礼义的事,所以出逃卫国。(2分) 15.D(这首诗并未运用夸张的手法,日本诗沉郁伤感,不能算作“岑参边塞诗歌的典型代表”。) 16.①颈联叙述诗人从事公职已历两年,两度经过阳关,简洁朴素,明白如话,“看似平淡”。(3分)②如此平常的话语中表现时间延滞、路途之遥,写出诗人对外生活已经厌倦出诗人乡之苦、愁苦之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