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444283

2《孔雀东南飞 并序》导学案(含答案)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4-06-2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43次 大小:4168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学年,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孔雀东南飞》导学案 问题导读案 【天再高又怎样,踮起脚尖,更接近阳光。努力!】 一、【学法指导】 认真完成“导学案”部分内容;课堂导学案部分内容必须深入思考,有自己的理解;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做好标记;要求书写规范、整洁,全力以赴,相信自己! 二、【学习目标】 (带着目标努力,带着梦想飞翔) 1、学习文学常识,了解汉乐府及本文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文言知识积累:通假字、古今字、偏义复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3、理清写作思路,分析人物形象,掌握叙事诗通过人物塑造表达主题的特点。 三、【学习重点和难点】 1、疏通文义,把握故事发展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和感情。 2、理解铺陈和起兴的艺术手法。 3、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内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 四、【学习方法】 朗读、自主、合作、探究 五、【知识链接】 1、关于《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是一篇民间诗歌,作者的姓名已经无从考证。在现存书籍中,这首诗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题目是《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后来宋朝郭茂倩辑《乐府诗集》、元朝左克明辑《古乐府》、明朝冯惟讷辑《古诗记》,以及由其他明清人编纂的古代诗集里,许多也予以收录。王世贞《艺苑卮言》称它为“长诗之圣”;清朝沈德潜也说它是“古今第一首长诗”。它确是古代叙事诗里最长的一首。 全诗共357句,1785字这首诗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它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在思想和艺术上代表了乐府民歌的最高成就。 这首诗所叙之事发生在汉末建安年间,西汉初期儒家思想经过董仲舒的改造,成了封建君主统治人们的思想工具。到汉末时,这种思想中的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已深入人心,像刘兰芝这样被休,又被迫改嫁,直至被逼自尽的悲剧在,在追求幸福爱情的青年男女身上时有发生,这也是完全正常的,但其美好的人格和彻底的反抗精神则被人们永远铭记。 2、关于乐府 “汉乐府”原指汉武帝刘彻设立的“乐府”,就是掌管音乐的官府。它的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和训练乐工。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乐府”或“乐府诗”,就成了一种音乐性的诗体名称了。其中属于汉代的叫“汉乐府”,成为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乐府诗的特点有:叙事性强,情节较完整,人物有个性;艺术手段丰富,常用比兴,描写见细节,人物重刻画,对话有个性;形式多样,以五言为主,兼有四言和杂言,句式灵活自由。 《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和最长的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之一。 3、关于浪漫主义是与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是与现实主义相对的。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梁山伯和祝英台》死后化蝶和《西游记》的神魔世界都较好地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 4、关于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只有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 六、【预习任务】 1、初读课文,给画线字注音。(A级) 公姥( ) 伶俜( ) 葳蕤( ) 玳瑁( ) 磐石( ) 拊掌( ) 否泰( ) 赍钱( ) 踯躅( ) 明月珰( ) 纨素( ) 槌床( ) 箜篌( ) 自缢 ( ) 白鹄舫( ) 婀娜( ) 幡旗( ) 便言( ) 鲑珍( ) 青骢马( ) 2、再读文本,找出相应的通假字:(B级) (1)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 (2)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   ) (3)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   ) (4)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 (5)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   ) 3、辨析下列画线词语的古今义:(B级) (1)可怜体无比(古:      )(今:       ) (2)汝岂得自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