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454101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同步分层作业(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9次 大小:84052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2课,新文化运动,同步,分层,作业,解析
  • cover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知识点一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 (2022年云南昆明)1915年后,各地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刊物纷纷出版,提出妇女解放、婚姻自由等口号,使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日益广泛和深刻。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B. 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 C. 鲁迅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D. 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2.(2021年四川自贡中考真题)20世纪初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认为,欲图根本之救亡,必须改造中国的国民性。由此他们发动了一场新的启蒙运动以廓清蒙昧,启发理智。这里“新的启蒙运动”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3 .(2021年辽宁大连中考真题)近代前期,面对内忧外患,中国社会各阶层掀起了救亡图存运动。下列人物与历史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①李鸿章———洋务运动 ②康有为———戊戌变法 ③孙中山———辛亥革命 ④陈独———新文化运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2022年广西贺州)组图的四位历史人物在中国近代发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是 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国民革命 知识点二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重难点】 5.(2022年湖南湘潭)胡适曾被美国《展望杂志》推举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百位名人之一,理由是“替中国发明了一种新语言”。这主要是基于他 A.创办《青年杂志》 B.主张使用白话文 C.发表《狂人日记》 D.宣传马克思主 6.(2022年山西)1919年12月,蔡元培表示北京大学开始招收女学生,随后,录取了邓春兰、王兰在内的九名女学生,其他学校也纷纷效仿。两年后,已经有七个院校解除了大学女禁。这说明 A.新文化运动推动观念革新 B.男尊女卑现象得以根除 C.杰出人物能决定社会发展 D.男女平等已经完全实现 7.(2022年山东菏泽)对下图反映的时代主题表述最准确的是( ) A.民族危机的加剧 B.近代化的探索 C.中国人民的觉醒 D.西方列强的侵略 8.(2022·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以下是一份杂志的部分文章题目节选,请判断这份杂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复辟与尊孔……“陈独秀(1917年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 狂人日记……鲁迅(1912年,兼任北家大学讲师) 文学改良刍议……胡适(917年到北京大学任教)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9.(2022·山东日照·中考真题)1919一1922年,《新青年)中“民主”出现次数不及“革命”的1/20。这种变化反映出( )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国民大革命的进行 C.新文化运动的结束 D.中国社会性质变化 10.(2022年山东滨州)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救亡图存进行了不懈探索。这些探索的共同作用是( ) A.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实现了国家的富强 D.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发展 11.(2022年江苏宿迁)一百多年前,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拉开了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的大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袁世凯推行独裁统治,从1912年到1914年公布了一系列法律和命令,规定总统或地方督军可以宣布“戒严”警察有权监控社会团体和出版物。特别是1915年帝制运动期间,当局大量查封反对派报刊,北京的日报减少到20家左右,上海的减少到5家,汉口则只剩下2家了。袁世凯政府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后,陈独秀受到很大刺激。他认为中国进行政治革命意义不大,中华民国不过是一块招牌。中国必须“从思想革命开始”。要做到这一点,就办杂志宣传新思想。 ———摘编自刘统《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 材料二 材料三 1920年6月,陈独秀、李汉俊等人在《新青年》编辑部成立了中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