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460817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淮南子·道应训》(含答案)

日期:2024-06-2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2次 大小:2170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
  • cover
文言文专题训练--《淮南子·道应训》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白公胜得荆国①,不能以府库分人。七日,石乙入曰:“不义得之,又不能布施,患必至矣。”白公弗听也。九日,叶公入,乃发大府之货以予众,出高库之兵以赋民,因而攻之,十有九目而禽白公。 晋公子重耳出亡,过曹,无礼焉。厘负羁之妻谓厘负羁曰:“君无礼于晋公子,吾观其从者,皆贤人也,若以相夫子反晋国,必伐曹,予何不先加德焉?”厘负羁遗之壶饭而加璧焉。重耳受其饭而反其璧。及其反国,起师伐曹,克之,令三军无入厘负羁之里。 吴起为楚令尹,适魏,问屈宜若曰:“王以为令尹先生试观起之为之也。”屈子曰:“将奈何?”吴起曰:“将衰楚国之爵而平其制禄,损其有余而绥其不足,砥砺甲兵,时争利于天下。”屈子曰:“今子将衰楚国之爵而平其制禄,是变其故,易其常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逆之至也。宜若闻之,非祸人,不能成祸。吾固惑吾王之数逆天道,戾人理,至今无祸,差须夫子也。”吴起惕然曰:“尚可更乎?”屈子曰:“予不若敦爱而笃行之。” 晋伐楚,三舍不止,大夫请击之,庄王曰:“先君之时,晋不伐楚。及孤之身而晋伐楚,是孤之过也。”曰:“先臣之时,晋不伐楚,今臣之身而晋伐楚,此臣之罪也。请王击之。”王俯而泣涕沾襟,起而拜群大夫。晋人闻之曰:“君臣争以过为在己,且轻下其臣,不可伐也。”夜还师而归。《老子》曰:“能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 成王问政于尹佚曰:“吾何德之行,而民亲其上?”对曰:“使之时,而敬顺之。”王曰:“其度安在?”曰:“如临深渊,如履落冰”王曰惧哉王人乎尹佚曰天地之间四海之内善之则吾畜也不善则吾雠也昔夏商之臣反雠桀纣而臣汤武宿沙之民皆自攻其君而归神农此世之所明知也,如何其无惧也?” (节选自《淮南子·道应训》) 【注】①白公胜:辛姓,名胜,号白公,楚平王之孙,太子建之子。荆国:楚国。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王曰/惧哉/王人乎/尹佚曰/天地之间/四海之内/善之则吾畜也/不善则吾雠也/昔夏商之臣/反雠桀纣而臣汤武/宿沙之民/皆自攻其君而归神农/ B.王曰/惧哉/王人乎/尹佚曰/天地之间/四海之内/善之则吾畜也/不善则吾雠也/皆夏商之臣/反雠桀纣而臣汤武/宿沙之民皆自攻/其君而归神农/ C.王曰/惧哉王/人乎/尹佚曰/天地之间/四海之内/善之则吾畜也/不善则吾雠也/昔夏裔之臣/反雠桀纣而臣汤武/宿沙之民/皆自攻其君而归神农/ D.王曰/惧哉王/人乎/尹佚曰/天地之间/四海之内/善之则吾畜也/不善则吾雠也/昔夏商之臣/反雠桀纣而臣汤武/宿沙之民皆自攻/其君而归神农/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公子重耳出亡”与“今亡亦死”(《陈涉世家》)两句中的“亡”字含义相同。 B.“适魏”与“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赤壁赋》)两句中的“适”字含义不同。 C.“戾人理”与“鸢飞戾天者”(《与朱元思书》)两句中的“戾”字含义不同。 D.“三舍不止”与“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舍”字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公胜攻下楚国后,石乙认为应将府库内的粮食和兵器布施给民众,否则会遭受祸患。后来,叶公攻入楚都,将财物和兵器发给民众,很快打败了白公胜。 B.晋公子重耳流亡途中经过曹国时,厘负羁给重耳他们一壶稀粥和璧玉,重耳执掌晋国朝政、派兵攻克曹国后,下令不许侵扰厘负羁所居住的里巷。 C.对于吴起打算处理楚国政务的做法,屈宜若认为违逆天德,会遭受灾祸。面对吴起的惊惧,屈宜若指出这种祸患不能免除。 D.晋国进攻楚国,楚庄王谦恭地对待大臣,与众大臣都反思自己的错误,争着承担过失的责任,晋国人知道后,停止征伐,连夜撤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