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牲灵》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陕北民歌形式“信天游”。 2、能力目标:通过《赶牲灵》的欣赏,感受陕北地域的民俗、风貌、民歌特点及民间艺术,体会陕北山歌音乐风格形成的原因。 3、情感目标:鼓励学生对大西北风光的热爱。 【教学重点】 学唱《赶牲灵》,了解信天游的音调特色,感受陕北民歌特点。 【教学难点】 唱准四度音和七度音大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猜猜视频的风景是哪个地区的风光呢 西北地区 黄河两岸的歌走进“陕西” 印象西部 (1)图片:白头巾,羊皮袄 性格刚健,豪爽 思考:我们来欣赏几幅当地的地形图,在这样的地形上生活,对人们的讲话风格有什么影响呢 人稀地广,风大,沟川遍布,有着一望无垠的黄色土地。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要交谈就必须要大声,况且声音也要适当地拉长,因此这高低长短间便形成了自由疏散的韵律。 长期如此他们的音调也就变得高亢、嘹亮,这样恶劣的环境,他们的音调会在质朴中带着严峻和深沉,他们的性格也变得粗犷豪放。这些呢都会影响这当地歌曲风格的形成。 新课教学 聆听歌曲 1、聆听《赶牲灵》 (1)这首民歌的音调怎样? 高亢 嘹亮 (2)速度是怎样的? 中速 2、赶牲灵--背景 旧社会,陕北一带的人们生活十分贫苦,许多男人为了谋生,除了"走西口"到外地谋生外,有相当一部分人靠赶牲灵谋生。"赶牲灵"也称"赶脚",它近似于云贵地区的"赶马帮",即用牲畜(陕北多为骡驴)长途为他人运输货物,而赶这牲畜运送货物的人即称赶牲灵者。他们走山越岭,风餐露宿,十分辛苦。由于赶一趟牲灵常需要数十天甚至半年、一年,所以赶牲灵的家人非常惦念他们,凡遇到赶牲灵的队伍走过,往往就有许多妇女、小孩探问自己亲人的情况。 3、观看视频《赶牲灵》 (1)唱腔有什么特点? 粗犷、响亮 (2)歌曲想要表达什么? 表现一个姑娘见到赶牲灵的队伍通过,从远处期盼自己情人时,那种希望、焦急、失望的心情。 4、民歌分类 小调 :小调,又称小曲,曲式结构比较多样、复杂,各地流传的小调,同时还 与当地的民间说唱和地方戏曲有着密切地渊源关系,互相渗透,互为影响。 劳动号子 :人们在劳作场合演唱的歌曲。 歌舞曲 :“二人台” 表演者一般为一旦一丑,多滑音、颤音以及大跳音程,速度处理由慢而快。 山歌 :一般是指人们在山野、田间、牧场等劳动中,为抒发思想感情而编唱的民歌。大多是以独唱或对唱形式出现。见景生情,即兴编词,内容以表现劳动与爱情生活为主。 (二)学唱歌曲 1、朗读歌词,歌词中出现了衬词和方言吗? (那个)(哟)(哎呀)(呦 噢) 2、演唱歌曲,分析歌曲属于民歌分类中的哪一类? 山歌“信天游” 3、信天游 陕北民歌,又称“顺天游”“小曲子”,结构短小简洁,曲调开阔奔放,感情炽烈深沉,具有浓厚的舒咏性,歌词多用比兴叠字和衬字。陕北民歌是陕北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是陕北劳动人民生活的最直接反映。 学生演唱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重点引出装饰音和上滑音在民歌中的作用。 师:这是陕北民歌中山歌的“信天游”一类,信天游又叫“山曲”、“顺天游”,是陕北民歌中富有特色的歌种,最能代表陕北民歌的风韵。其节奏自由。淳朴大方,高亢悠长,阔远、辽亮是它的主要特征,21世(解决在学生演唱的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 4、分析旋律,演唱歌曲。 这首信天游旋律上下对应两乐句构成。 带有滑音的自由延长音使人听上去就像通往远方的道路那样的悠远。 远音程的跃进(2—i给人无比开阔的意境。四度音程给人以强有力度感,这种阔远,辽亮也是信天游的主要特征。歌曲中对5 i 、2 5的运用是陕北音调的主要特征)。.com 5、跟伴奏演唱《赶牲灵》 (三)互动环节 1、歌曲伴着“X X X | X X X ” 似是马蹄声的节奏型,显得急促,也更加表现出热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