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5524417

中职语文高教版拓展模块第二单元第6课《过秦论》教案

日期:2025-05-05 科目:语文 类型:教案 查看:18次 大小:424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中职,语文,高教,拓展,模块,第二
  • cover
课题 过秦论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分析文章主旨:秦王朝兴亡过程,分析导致其迅速灭亡的原因。 2.掌握基本文言知识:文言文主要词法和句法。 3.培养思辨能力:学习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运用历史资料,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注意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心论点的正确理解。 教材分析 重点:1.加强诵读、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写作意图。 2.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 3.背诵课文。 难点:学习本文词采华丽、千变万化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识辨积累。 教具: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地看过不同类型的武侠剧,并且深深地被吸引。无论是单枪匹马却文武兼备的侠士,还是人多势众的帮派门派,都在为着武林盟主之位斗智斗勇。他们在江湖叱咤风云,呼风唤雨,难么 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才能成为一代枭雄 ,一统江湖?又或者他们又是怎样失去自己努力拼搏来的统帅之位?现在,就让我们走进一场真正的历史武侠剧中,看看其中的风云变化,领悟各种成败得失。看到文题,顾名思义,这是一篇秦之所以失天下的原因,那么,秦之过到底是什么呢?二、整体感知 作者和背景 1.贾谊,西汉人,是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十八岁能诵诗书,善作文,在郡中很有名。河南太守吴公爱其才,召置门下。后吴公做廷尉,向汉文帝推荐,贾谊二十多岁时做了博士,不久破格提升为太中大夫,后遭大臣周勃、灌婴等陷害,贬为长沙王太傅。后又做梁王太傅,梁王堕马而死,贾谊自认为是自己失职,最后抑郁而死。2.贾谊生活的西汉初期,由于经过五百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贾谊认为推行“仁政”可以“安民”,他曾多次上疏,评论时政,《过秦论》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写的。《过秦论》有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鲁迅曾称赞本义为“西汉鸿文”。 诵读学习 点拨:文中的铺排,要读出气势,高亢而有力;文中的对比,要读出情感,抑扬有别,褒贬分明;深责时,要义正词严;惋惜处,要让人警醒。 梳理结构 崛起(1) 扩张(2) 统一(3) 三、合作探究 秦国成长史 1.读史密籍 第一段重点文言知识 △词类活用现象 名词作状语: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 像……一样 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 对内;对外。 动词使动用法:外连衡而斗诸侯 使……相斗 △通假字: 外连衡而斗诸侯 通“横” 第二段重点文言知识 △找出文中古今异义词语。 (1)以致天下之士 来招纳 (2)不爱珍器 吝惜 (3)于是六国之士…… 在这时 (4)流血漂橹 盾牌 (5)秦人开关延敌 打开关隘 (6)制其弊 困乏 △找出文中通假字。 孝公既没 “殁”:死 约从离衡 “纵”;“横”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义 兵:收天下之兵(兵器) 制其兵 (军队) 制: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 制其弊(制服) 延:开关延敌(迎击) 延及孝文公(延续) 爱:不爱珍器(吝惜) 宽厚而爱人(爱护) 因:因遗策(沿袭) 因利便乘(趁) △找出文段中的同义词: 取、举、割、收 ——— 攻取; 属、徒、伦 ——— 一类人,等人。 △按要求找出词性活用的词语 (1)名词作状语: 南取汉中 :向南。 (2)动词使动用法: 流血漂橹 :使……飘浮。 (3)动词作名词: 追亡逐北:逃跑的军队。 (4)形容词作名词: 尊贤而重士(贤良之人) 因利乘便(有利条件) (5)形容词作动词: 会盟而谋弱秦:使…变得弱小。 三,分析文章1、 “战国七雄”指的是哪些武林高手?在地理分布上和国力上有什么特色?(备地理分布图) 点拨:齐、楚、燕、赵、韩、魏、秦、(宋、卫、中山) 群雄分布图:除秦外,其它各国在东部呈纵向排列,秦在西部与各国呈“扇”形之势。 高手特点:武林小地主———楚,版图最大(辖两湖一带,望不尽湖光山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