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533075

7-2《归园田居》课件(共23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06-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18242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2-2023,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回忆《桃花源记》 桃花源中的环境: 桃花源中的生活: 桃花源中的人们: (民风淳朴、热情好客)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优美宁静) (安乐幸福) 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地。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先生不知道是什么人,不知道姓名,房子旁边有五棵柳树,所以以此为号。清闲安静少说话,不爱慕虚荣实利。喜欢读书,却不去穷根究底的解释,一旦对书的内容有所感悟,就高兴得忘了吃饭。本性爱喝酒,可是家里穷不能经常得到。亲朋故旧知道这样,有时就置办酒招他过来,他去饮酒一定会喝完,目的是一定要醉。醉以后回去,一点也不收敛情绪。家里四壁空空,不能遮阳挡雨,旧衣衫十分破烂,盛饭的容器经常空着,也不在意。经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很能显示自己的志向,不计较得失,用这来结束自己一生。 陶渊明 又名: 字: 自号: 世称: (时代)最杰出的诗人。 开创了 诗派,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陶诗的风格:质朴、平实、清新、自然。 潜 元亮 五柳先生 靖节先生 东晋 田园 田园生活 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并真切地写出躬耕之甘苦,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人。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 归园田居(其一) 【东晋】陶渊明 二、分析诗题 仔细分析“归园田居”这个标题,它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题眼是那个字? “归” 结合注解自读后,同桌讨论,用原文回答 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 3、归向何处? 4、归去如何? 三、赏析诗歌 1、从何而归?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1)尘网比喻什么? 官场生活 ※如此比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官场生活的极端厌恶 对自己误入官场的悔恨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2、为何而归? 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 不 为 五 斗 米 折 腰 《晋书·陶潜传》: “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 不 为 五 斗 米 折 腰 向来简朴自爱,不谄媚长官。郡里派遣督邮到他的县,他的下属说应该束上带子(穿正装)见督邮,陶潜叹息说:“我不能为五斗米(这些俸禄)弯腰(丧失尊严),小心谨慎的为乡下的小人做事啊!”。” 2、为何而归? 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不同流俗 热爱田园 身在宦海 心系田园 比喻 拟人 3、归向何处?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返璞归真 回归自然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前八句明性抒怀: 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思归—归隐田园 4、归去如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