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536791

教科版(2017)科学三年下册3.6《地球的形状》说课(附反思、板书)课件(共48张PPT)

日期:2024-05-15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96次 大小:25161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教科,说课,48张,课件,板书,反思
  • cover
(课件网) 《地球的形状》说课稿 教科版(2017)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第6课《地球的形状》。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地球的形状》是新教材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第6课。本课学生将经历古人探究地球形状的过程,并通过两个模拟实验来推理出地球的形状。聚焦板块,通过情景设置,重回古人探究时代,设问古人是如何认识地球形状的,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引发思考; 探索板块,环节一从“天方地圆”说的猜测入手,了解古人是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猜想。环节二尝试用模拟实验证明“球形”说的猜想,通过实验来寻求证据。环节三通过麦哲伦的环球航海旅行实地测试,学生尝试“航海”一周,证明地球是球形的。环节四,通过月食的形成,模拟实验,证明“地球的影子”,推理地球的形状。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对本节课的模拟实验观察到的信息,进行推理论证,通过寻求能够验证猜想的证据,根据证据推理出地球是球形的。 二、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通过图片、视频、地球仪等对地球形状已比较了解,知道地球、太阳和月球都是球形。但是他们并不了解人类探究地球形状的过程,比较迷信书本,不善于提出质疑,缺少通过寻求证据支撑猜想的能力。通过本课,让学生明白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经历了猜想、验证、实践漫长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修正,不断求真的过程。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推理,尝试用证据来验证猜想。 三、说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2.能够收集有关地球的资料并提出关于地球形状的一些问题。 3.经历模拟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4.体验科学探究中运用想象建立假设以及解释的重要性,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四、说教学重难点 1、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曲折过程; 2、知道科学结论的得出可以来源于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重点 模拟实验探究月食的成因,理解“地球投射在月球的影子上总是圆形”。 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的教学情景,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 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首先让学生尝试想象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植物,然后小组活动、最后通过"讨论交流"和"亲身体验"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六、说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船模、手电筒、乒乓球,地球仪。 小组:地球模型、船模、手电筒、学生活动手册等。 板块一、导入新课 出示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这是什么。(地球) 2.教师谈话:这就是我们人类居住和生活的地方,那么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呢?地球究竟有多大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些知识。 3.揭示课题:地球的形状。 板块二、探索:地球的形状 (一)猜想:天圆地方 1.教师出示“天圆地方”图片。一开始古人猜测天是圆的地是方的,你觉得他们是根据什么来猜测的呢? 2. 观察是古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天空有弧度,似乎是圆的,大地是平的。观察到的现象可以作为猜想的证据,那么地球真的就成了“天圆地方”了吗? (预设:观察到的现象可以作为猜想的一种证据。) 3.学生学会质疑,纷纷提出自己的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