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547694

粤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单元黄河两岸的歌——《王大娘钉缸》 《好汉歌》教案 

日期:2024-05-05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4次 大小:1663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岸的,好汉歌,王大娘钉缸,教版,黄河,单元
  • cover
《王大娘钉缸》和《好汉歌》教案 教学内容: 欣赏民歌初步认识其音乐风格,了解民歌的音乐特点,以及民歌和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 教学目标: 1、聆听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从调式、节拍、歌词、旋律等方面比较其地方特征。 2、聆听《好汉歌》,与《王大娘钉缸》的旋律进行比较,分析音乐创作和民歌之间的关系。 2、感受歌曲铿锵激昂的风格,体验和表现好汉的英雄气概,萌发对好汉品质的崇拜。 教学准备: 关于《王大娘钉缸》,《《好汉歌》的音频和视频PPT等用具。 教学重点: 感受体验《王大娘钉缸》《好汉歌》这两首歌曲,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和理解音乐作品,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编创造型。 教学过程: 导入 河南民歌:河南民歌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和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民歌,遍及河南省境内各个角落。 由于中原地区自宋、元、明、清以来,在民歌基础上,曲艺演唱,以及戏曲音乐安展较早较快,民间群众的文艺活动,多为戏曲曲艺音乐所代替,河南民歌现任多分布在偏僻的山区和省内的一些边沿地区,风格格鲜明,品种(或歌种)以及数量上也是比较多的 新课教学 (一)欣赏《王大娘钉缸》 (1)介绍地花鼓 在河南昌邓县、息县、商城、固始一带,流行着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地花鼓。 这种地花鼓多由一旦一丑合作表演。其演唱内容多为北方各地流传的生活小调。《王大娘钉缸》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首歌舞曲。 (2)地花鼓受人喜爱的原因 地花鼓之所以受到广大老百姓的喜爱,一来是因为它真实地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表现了老百姓的真实情感和对生活的现实性追求;二来是它的表演形式生动活泼,诙谐幽默,富于亲切感。 教师范唱,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 视唱乐谱,分析歌曲结构 《王大娘钉缸》采用了上下句的结构形式写成。 从整体上看,上下句均为6个小节,彼此呼应,显得工整平衡。 填词跟唱,思考:衬词部分在歌曲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渲染歌曲气氛,活跃演唱者情绪,加强歌唱语气,烘托歌声旋律。 (6)这首歌曲的旋律与哪首影视歌曲十分相似?《好汉歌》 (二)欣赏《好汉歌》 (1)创作背景 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主题曲《好汉歌》是由著名音乐家赵季平创作的,歌曲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赵季平在《好汉歌》创作之前广泛的鉴赏民间音乐艺术,从90年代的社会中广泛的汲取了民间艺术的力量,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崭新的艺术发挥和创造,创作出了这首跨世纪的乐曲。 聆听歌曲《好汉歌》 对比《好汉歌》中的相似旋律,总结二者共同之处《好汉歌》源于《王大娘钉缸》是以其为基础而创作的。 (3)小组探讨:《王大娘钉缸》,这首歌曲与《好汉歌》有何异同? 唱词:上下句的结构形式 旋律:生动活泼,诙谐幽默,富于亲切感。 (4)试看乐谱,学唱主旋律 (5)再次聆听《好汉歌》给你怎样的感受? 旋律:大气磅礴 歌词:十分朴实 演唱:荡气回肠、情真意切。 这首主题歌也是整部剧情主题的浓缩,它对于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和感情、深化主题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拓展 1.观看《好汉歌》视频 2.尝试创编两个能表现好汉英雄气概的静态造型,配合音乐。 四、总结 民间音乐在世世代代传播的过程中,是经过无数人的加工和改编,并不断积累、沉淀、筛选而形成的思想感情的体验和艺术表达手法的结晶,这些音乐最贴近普通百姓的欣赏需求和习惯,是拥有最广泛听众的音乐品种。它几乎是我们进行音乐创作的永不枯竭、永不过时的一口甘泉,经过作曲家巧妙地加工和再创作,就一定会产生雅俗共赏、深入人心的经典佳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