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555043

【精品解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第十一章11.2综合同步练习———功率(3)

日期:2024-06-18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1次 大小:382717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1.2,功率,练习,同步,综合,一章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第十一章11.2综合同步练习———功率(3) 一、单选题 1.(2022八下·成都期末)中山舰是浓缩了“中国现代史”的一代名舰,它不仅对中国革命有着深远的意义,更是一座永恒的历史丰碑。在整体打捞中山舰过程中,利用“双驳抬撬、整体出水”的方案,即在沉船两侧各锚定一艘1500吨级的主抬驳船,驳船上各安装20台相同的卷扬机,用20根钢轨连接在卷扬机上编织成一张网。采取将舰体抬离江底一定高度,再向岸边横向移动一定距离的阶梯式反复起伏抬舰办法,成功的将中山舰全部打捞露出水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山舰未露出水面打捞过程中,舰体所受浮力和液体压强保持不变 B.中山舰匀速向上直至完全露出水面过程中,卷扬机的功率保持不变 C.中山舰打捞至完全露出水面过程中,两驳船受到浮力保持不变 D.中山舰打捞至完全露出水面过程中,两驳船浸在水中深度逐渐变大 【答案】D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液体压强的特点;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A.中山舰未露出水面打捞过程中,由于舰体排开水的体积保持不变,故舰体所受浮力不变,但是随着舰体慢慢向上,受到的液体压强会发生变化,A不符合题意; B.中山舰匀速向上直至完全露出水面过程中,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可知,中山舰所受的浮力变小;中山舰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上受力平衡,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浮力和竖直向上的拉力的作用,重力不变,浮力变小,所以拉力变大;速度不变,根据 可知,卷扬机的功率变大,B不符合题意; CD.中山舰打捞至完全露出水面过程中。两驳船受到中山舰向下的压力将逐渐增大,故受到的浮力增大,故此时两驳船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故浸在水中深度逐渐变大,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液体密度一定时,深度变小,液体压强减小,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小,浮力减小。 2.(2022八下·大洼期末)下面一些物理量估值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一瓶矿泉水重约50N B.一名普通中学生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0Pa C.中学生上4层楼克服重力做功约4500J D.家庭轿车行驶时的功率大约15W 【答案】C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压强;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A.一瓶矿泉水质量约,则它的重力约为5.5N,A不符合题意; B.普通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0N,小华在水平地面上行走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250cm2,所以小华在水平地面上行走时对地的压强约为 B不符合题意; C.中学生的体重约450N,从一楼到四楼的高度约10m,中学生从一楼上到四楼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约 C符合题意; D.行驶时,家庭轿车的功率大约在100kW,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公式G=mg及物体质量的估测,估测重力;根据重力及受力面积的估测,结合公式,确定压强;根据重力及高度的估测,结合公式W=Gh,确定功的大小;根据常见的功率值,估测功率。 3.(2022八下·罗湖期末)如图为两次水平拉动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绒运动时,两次物体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两次物体运动的速度:v1>v2 B.0~8s两次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W1>W2 C.两次物体所受的拉力:F1>F2 D.0~8s两次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P1>P2 【答案】C 【知识点】功率大小的比较;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相同时间内第一次物体运动的路程长,根据公式可知,v1>v2,A正确,不符合题意; BC.因物体两次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所受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同,而物体两次在同样的平面运动,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一样,故摩擦力相同,因此两次物体所受拉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