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5558337

粤教花城版 八年级下册 音乐 第2单元 王大娘钉缸——好汉歌 课件(共15张PPT,内嵌音频素材)

日期:2025-05-09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8次 大小:57627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音频,内嵌,PPT,15张,课件,好汉
  • cover
(课件网) 河南民歌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和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民歌,遍及河南省境内各个角落。 由于中原地区自宋、元、明、清以来,在民歌基础上,曲艺演唱,以及戏曲音乐安展较早较快,民间群众的文艺活动,多为戏曲曲艺音乐所代替,河南民歌现任多分布在偏僻的山区和省内的一些边沿地区,风格格鲜明,品种(或歌种)以及数量上也是比较多的。 河南民歌 地花鼓 在河南昌邓县、息县、商城、固始一带,流行着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地花鼓。 这种地花鼓多由一旦一丑合作表演。其演唱内容多为北方各地流传的生活小调。《王大娘钉缸》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首歌舞曲。 地花鼓之所以受到广大老百姓的喜爱,一来是因为它真实地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表现了老百姓的真实情感和对生活的现实性追求;二来是它的表演形式生动活泼,诙谐幽默,富于亲切感。 地花鼓受人喜爱的原因 王大娘钉缸 河南民歌 分析歌曲结构: 《王大娘钉缸》采用了上下句的结构形式写成。 从整体上看,上下句均为6个小节,彼此呼应,显得工整平衡。 视唱乐谱 思考: 衬词部分在歌曲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渲染歌曲气氛,活跃演唱者情绪,加强歌唱语气,烘托歌声旋律。 填词跟唱 这首歌曲的旋律与哪首影视歌曲十分相似? 《好汉歌》 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主题曲《好汉歌》是由著名音乐家赵季平创作的,歌曲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赵季平在《好汉歌》创作之前广泛的鉴赏民间音乐艺术,从90年代的社会中广泛的汲取了民间艺术的力量,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崭新的艺术发挥和创造,创作出了这首跨世纪的乐曲。 创作背景 对比《好汉歌》中的相似旋律,总结二者共同之处。 《好汉歌》源于《王大娘钉缸》是以其为基础而创作的。 好汉歌 小组探讨:《王大娘钉缸》,这首歌曲与《好汉歌》有何异同? 唱词:上下句的结构形式 旋律:生动活泼,诙谐幽默,富于亲切感。 旋律:大气磅礴 歌词:十分朴实 演唱:荡气回肠、情真意切。 聆听《好汉歌》给你怎样的感受? 这首主题歌也是整部剧情主题的浓缩,它对于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和感情、深化主题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尝试创编两个能表现好汉英雄气概的静态造型,配合音乐。 创编 总结 民间音乐在世世代代传播的过程中,是经过无数人的加工和改编,并不断积累、沉淀、筛选而形成的思想感情的体验和艺术表达手法的结晶,这些音乐最贴近普通百姓的欣赏需求和习惯,是拥有最广泛听众的音乐品种。它几乎是我们进行音乐创作的永不枯竭、永不过时的一口甘泉,经过作曲家巧妙地加工和再创作,就一定会产生雅俗共赏、深入人心的经典佳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