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621116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第二节 力的合成教案

日期:2024-06-20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8次 大小:8349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第二
  • cover
*第二节 力的合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合力、分力的概念. 2.通过实验探究同一条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情况. 3.会计算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合力、分力的认识过程,掌握等量替代法这一科学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具有初步的设计并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分析评估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的情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教学重点】 探究认识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情况. 【教学难点】 合力在力的作用效果上的等效替代性. 【教具准备】 橡皮筋、钩码一盒(50g)、小滑轮2个、线绳、图钉、木板、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课时】 1课时 【巩固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课所学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新课引入】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多个船帆驱动的航船图片及只有一台发动机驱动的航船图片,要知道一台发动机对航船的作用效果与多个船帆对航船的作用效果是否一样?具有什么样的关系?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节“力的合成”. 【课堂导学】 【指导预习】 阅读课本P131-P133页的文字内容和插图,在基本概念、定义、规定及规律上,用红笔做上记号,并完成学案中“课前预习”部分.各小组内部交流讨论,提出预习疑问. 【交流展示】 1.各小组代表举手发言,报告“课前预习”答案,教师评价订正. 2.学生质疑,教师指导释疑. 【拓展探究】 知识点1合力 小组讨论交流,回答下列问题: 师1.课本中图7-11蚂蚁的合力和图7-12帆的合力给我们什么启示,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1.(1)众多船帆才能驱动的航船,用一台发动机就可以驱动,这台发动机对航船的作用效果与多个船帆对船的作用效果是一样的. (2)数只蚂蚁才能挪动的一片树叶,仅一只甲壳虫就可以挪动它,那么,这只甲壳虫的作用力在效果上是一样的. 得出结论: 一个力作用的效果与多个力作用的效果是一样的,可以互相替代的. 师2.请同学们列举生活中“一个人用力作用产生的效果与两个人共同用力作用而产生的效果相同”的例子. 生:2.①两个小孩共同努力可以提起一桶水,一个大人就可以提起来. ②一个人拉一辆车拉不动,再有一个人在后边推就可以把车推动,如果一个力气大的人一个人就可以拉动. ③一个人扛起一根木头比较费劲,如果两个人一起扛,则可以比较轻松的扛起来,但效果是相同的. 师生互动归纳总结: 合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 分力:组成合力的每一个力叫分力. 知识点2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一、小组内部交流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师1.对教材图7-13中的小车和图7-14中的人进行受力分析,小车受到的推力与拉力、人受到的拉力与重力具有怎样的关系? 生:1.小车受到的推力与拉力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人受到的拉力和重力在一条直线上,方向相反. 师2.什么叫力的合成? 生:2.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二、学生小组合作实验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1.教师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数据记录表格.方案见教材图7-15探究二力合成,表格见教材P133页. 2.小组内部合作按教材P132页实验探究中1-3步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所制表中. 师3.分析上表实验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3.(1)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即F=F1+F2; (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的方向相同,即F=F1-F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