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630819

辽宁省沈阳市第120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初质量监测试卷

日期:2024-06-1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7次 大小:20716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辽宁省,沈阳市,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辽宁省沈阳市第120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初质量监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3高一下·沈阳开学考)有商一代创造了辉煌的青铜文明。这一时期中国特别是中原地区的青铜器大多为礼器、乐器和兵器,很少有农具,很少见人物或动植物的青铜形象。这反映了(  ) A.“甲兵不起而王”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D.“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 2.(2023高一下·沈阳开学考)老子认为“民之饥,以其上取食税之多”;孔子叹“苛政猛于虎”;孟子斥责梁惠王之流“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草”是“率兽而食人”;庄子则揭露国君们“轻用民死”。这反映出当时他们(  ) A.彼此吸纳走向融合 B.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C.得到统治者的支持 D.迎合新兴地主政治诉求 3.(2023高一下·沈阳开学考)秦简《日书》成书于商鞅变法后,是流行于当时社会下层的一种用于推择时日、判断吉凶的生产、生活手册。根据考古研究,《日书》中记载有极多的经商吉日。这说明(  ) A.商鞅变法是秦朝统一的重要条件 B.当时迷信盛行干扰经济发展 C.国家政策不能完全左右经济结构 D.文物文献结合才能确认真相 4.(2023高一下·沈阳开学考)《史记》、《汉书》、《后汉书》等文献中常见有“四海之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方内安宁”“日月所照”等类似表述。这反映了汉代(  ) A.边疆治理趋于完善 B.地方行政制度有所发展 C.大一统的政治诉求 D.华夷之辩的思想占主流 5.(2023高一下·沈阳开学考)隋唐时期,士族阶层在政治上已经衰落,但重视家族背景的门第观念仍然十分流行。到宋代,出现了“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尚阀阅”的现象。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士人价值观念的转变 B.选官制度的改变 C.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D.专制集权的强化 6.(2023高一下·沈阳开学考)辽宋夏金元时期,是政治家们充满创造活力的时期,少数民族的政权统治者创制并实施了“南北面官”“猛安谋克”“四等人制”等一系列制度。这些制度(  ) A.效仿了汉人的国家治理模式 B.根植于民族发展水平的差异 C.实现了疆域内各民族的平等 D.有效巩固了国家疆域的统一 7.(2023高一下·沈阳开学考)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指出:“汉、唐、宋有干与朝政之奄宦,无奉行奄宦之朝政。今……天下之财赋,先内库而后太仓。天下之刑狱,先东厂而后法司。其他无不皆然。”这番言论反映了明代(  ) A.君主专制的强化 B.六部沦为宦官臣属 C.中央集权的巩固 D.内阁掌握朝政实权 8.(2023高一下·沈阳开学考)以诗证史是史学研究的方法之一。宋人诗句与其反映的历史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 诗句 历史现象 A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人身控制在减弱 B 日薄人家晒蚕子,雨余山客买鱼苗 雇佣劳动普遍化 C 尽将精好输公贼,次把斗升求市人 赋税征收货币化 D 碧豆密争桑荫底,绿荷杂出稻花中 土地利用率提高 A.A B.B C.C D.D 9.(2023高一下·沈阳开学考)康熙年间议定“有贩米私出外洋者……严查禁止,使湖广、江西贩买之米俱入江南、浙江地方,则米价自平”。乾隆年间,湖广总督议及米价措施时,要求防止“搬运出洋”“于通洋口岸,严查禁惩”。这些措施旨在(  ) A.严格限制区域间长途贩运 B.提高南方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 C.维护国内粮食市场的稳定 D.破除江南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 10.(2023高一下·沈阳开学考)戊戌维新派通过使“人”民族化、“契约”法纪化、“个人”集体化、“权利”义务化的方式改造西方“人权”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