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5685263

【大单元教学】鲁教版2023年六年级大单元大教研 第五章基本平面图形,相交线和平行线 教学设计课件(38张PPT)

日期:2025-05-21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8次 大小:165193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单元,PPT,38张,课件,教学设计,平行线
  • cover
(课件网) 基本平面图形、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备课与案例设计 目 录 CONTENTS 学情分析 《标准》要求 单元目标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大概念 单元作业 (1)点、线、面、角 ①通过实物和模型,了解从物体抽象出来的几何体、平面、直线 和点等概念。 ②会比较线段的长短,理解线段的和、差,以及线段中点的意义。 ③掌握基本事实: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④掌握基本事实: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⑤理解两点间距离的意义,能度量和表达两点间的距离。 ⑥理解角的概念,能比较角的大小;认识度、分、秒等角的度量 单位,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计算角的和、差。 ⑦能用尺规作图:做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标准》要求 (2)相交线与平行线 ①理解概念, ②掌握3个基本事实 ③探索并掌握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④能用三角板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 思维导图 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小学已经接触过几何与图形,但是内容较简单。学生的思维停留在如何算,利用几个单纯的算式能求线段或角的度数,但不会有理有据的书写。 学情分析 1、认识简单平面图形,了解它们的含义及相关性质并能用符号表示 2. 会进行线段的长短或角的大小的比较, 3.能用尺规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一直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4.理解平行线及相关概念 5.掌握对顶角、补角的性质 6.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7.掌握三个基本事实 单元学习目标 教学设计(五单元) 专题1:平面图形的概念及特点(2课时) 专题2:比较线段长短和角的大小(2课时) 专题3:应用:握手问题和送贺卡问题(1课时) 专题1:平面图形的概念及表示方法(2课时) 概述:本专题的内容包括线段、射线、直线、角、多边形、扇形、弧、圆的相关概念及他们的表示,基本事实: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生活中的图形AB表示为:线段AB(或线段BA)a表示为:线段aAB表示为:直线AB(或直线BA)l表示为:直线lA表示为:射线OAo注意:(1)线段、直线表示与字母顺序无关(2)射线表示有方向性端点在前,射线上任意一点在后一:表示方法(小组讨论)2.线段、射线、直线的区别与联系(组内讨论) 图 例 表示方法 表示特征 长度 端点 作图描述 区 别 直线 直线AB(BA)或直线 字母无序 无限长,不能度量 没有端点 过点A和点B作直线AB 射线 射线AB 字母有序 无限长,不能度量 一个端点 以A为端点作射线AB 线段 线段AB(BA)或线段 字母无序 有限长,可以度量 两个端点 连接AB 联 系 (1)都可以用两个大写字母来表示; (2)在表示时,都将名称写在前面,字母写在后面; (3)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得射线,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得直线,反向无限延长射线得直线 (3)如果你想将一根细木条固定在墙上,至少需要几个钉子?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直线的基本性质:简述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存在性唯一性专题二:比较线段长短和角的大小 5.3比较线段的长短 执教教师: 如图,从A地到C地有四条道路,如果你想从A地到C地,你会选择哪一条? 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探 索 新 知--线段性质 探索新知--比较线段的长短 怎样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 a 已知线段a,请用圆规、直尺作一条线段AC ,使AC=a。 1、作射线AB 2、在射线AB上,截取AC=a。 A B C 那么线段AC就是所求作的线段。 只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画图称为尺规作图 动 手 操 作 如图,点M 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与BM,点M 叫做线段AB的中点.(中点在线段上) 3.线段的中点 专题三:应用:握手问题和送贺卡问题 例1:如图所示,一条直线上的点数与线段的条数有如下关系:当一条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