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725974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实验设计

日期:2024-05-27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8次 大小:146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实验
  • cover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案例教学内容是小学五年级《科学》第一章第6节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本课从能力培养来看,属于“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的系列。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从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上看,已具备初步的思维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去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五年级的学生大多十岁左右,他们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教学,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实验,寻找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证据。通过数据分析,归纳当物体浸入水中体积大时,受到的浮力也大,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就下沉。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探索大科学奥妙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1.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寻找下沉的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证据。 2.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能用不同方法寻找证据,分析,评价证据。 五、教学思路设计 1.从教的方面来说,主要采取开放式教学法,具体分为两个部分。①通过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画面,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②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在观察、猜想、验证、归纳、概括的学习活动中,得出“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这一科学的结论。 2.从学的方面来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六、教学过程 (一)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1.提问: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那么,沉入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吗 2.联系生活情形,并进行推测。如果学生找不到生活中的例子,教师可以出示一个系有细线的钩码,让每组学生把钩码浸人水中,体验一下钩码是否受到了水的浮力 你有什么感受说明钩码受到了水的浮力 3.手的感觉是不太准的,我们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推测呢 小组讨论设计验证方法,特别要求把自己的方法用图示画出来。 交流学生的设计计划,并按照计划验证,汇报结果。 研究的问题:实验方法:所需器材:实验结果: (二)测量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实验课题名称: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实验设计意图 1、该实验的设计便于学生直观、形象地感知和理解什么是“撩排开的水量”。 2、能有助于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浮力的大小与排开的水量之间的关系。 实验所需器材:弹簧测力计、溢水杯、量筒(量杯)、圆柱体、大小不同的三个铁块、盛水容器、接水桶、红墨水。 实验创新之处: 1、原教材中是以物体放入烧杯前后两次液面之差来理解物体“排开的水量”(见教材,上一节),由于小学生形象思维太差,这样一方面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讲就很难理解"排开”二字的含义;另一方面如果物体太小,或浸入水中太少,那么物体排开的水量就不是很明显,再加之烧杯底面较大,导致液面高度差的变化就很小,不便于学生观察。这样实验的直观效果就会差一-些, 对于实验结论的得出,有部分学生就会感到有难处。 2、制作的简易溢水杯,对于学生理解“排开的水量"以及与浮力大小的关系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桥梁作用。首先,该装置能让物体浸入水中时溢出(排开)的水缓缓地流入烧杯中,让学生直观亲历、形象感知,从而简单明白易懂,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动手兴趣,而且能增强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欲望,为下一步理解浮力与排开的水量之间的关系作好了准备。其次是通过量筒(量杯)测出每次实验排开的水量具体是多少毫升,而不是用“少”、“多”、“较多”等模糊语言,让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不仅体现了自然科学的严谨性和科学性,还能更进一步促进学生理解浮力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