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732835

2023届重庆市高三第一次学业质量调研抽测语文试题(含解析)

日期:2024-06-2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8次 大小:5836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3届,重庆市,高三,第一次,学业,质量
  • cover
2023届重庆市高三第一次学业质量调研抽测语文试题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埃隆·马斯克从2019年7月开始,提出使用外科手术机器人把“薄纱细线”植入生物大脑,并与外部计算机处理单元相连接。他希望神经织网可以很好地与人体其他部分“共生”,即把生物大脑与数字智能完美结合起来。事实上,早在1987年,苏格兰科幻小说家伊恩·班克斯就在小说里详细地描述了一种覆盖人类大脑的未来神经网络。通过这个网络,人们可以对神经元进行编程,这与埃隆马斯克说的神经织网如出一辙。 目前,脑机接口较为成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神经康复和辅助医学领域,比如为失聪者植入人工耳蜗可恢复听力。然而该技术在重症医学领域的应用还十分有限。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脑机接口在多个领域开展了应用尝试,像基于神经信号解码的机器翻译、意念控制机械臂和脑控电子游戏等。 2016年,埃隆·马斯克和其他8个人联合创办了神经连接公司,该公司长期与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开展联合研究,主要从事神经织网技术开发,研发电脑与人脑融合技术,向人脑植入未来能够上传下载思想的微型电极,大幅提高人机交互速度,以期最终解决“人机共生”问题。埃隆·马斯克创立神经连接公司源自于对人工智能(AI)的恐惧。他深信,在未来,Al 的智力一定会比人类高,那将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如果还按照生物进化的角度任由人类的智力自我演化,那么到时候人类也许早就被灭了。而避免落后于机器的最好方式就是将我们自己转变为Al。那么,该如何转变呢?只有通过脑机接口,让人类与机器进行融会,届时实现人类中有Al,Al中有人类,两者无法分开,也就无所谓谁赢了谁。 (摘编自李忠东《“脑机融合”:当梦想照进现实》) 材料二 我们不妨把马斯克所欲求的那种 “超级人工智能” 称为脑机融合 “人”,现在的问题是:脑机融合“人”是否属于人类? 首先,一个人(错正常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要素是他有自我意识。然而,脑机融合做水将改变自然人的自我意识,而成为脑机融合“人”约“自我意识”,这意味着自然人将被脑机融合“人”所取代,人的意志是以人的意识、情感和认知为基础的,当人的执行方式从“意识—身体”改变为“意识—电脑—器械”以后,其欲望,情感和认知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进而通过反馈作用对其自由意志以及自我意识产生影响。 另一方面,由两个自然人可以构成两个脑机融合“人”,虽然这两个自然人的大脑电活动是不同的,但是编程工程频可以把它们翻译成相同的计算机程序(至少在原则上是如此),并进接相同的外部装置而被行相同的动作和功能。其结果是,不同的自由意志却有着相同的外部动作或功能,这便在客观上取消了自由意志以及自我意识的唯一性。因此,脑机融合“人”的意志可取完全地由他人来决定,因而丧失了自由意志,进而丧失了自我意识的唯一性。 我们知道,唯一性是“自我”的应有之义,如果失去唯一性,“自我”就不成其自我,而变成“我们”。 (摘编自陈晓平、肖凤良《警惕人类的掘墓者:脑机融合、阿尔法狗抑或虚拟现兼与翟振明教授商榷》) 材料三 脑机融合技术下个人信息的留存对个人信息保护提出了极大挑战,因为脑机融合的信息留存具有必然性。 首先,脑机融合获取个人信息的目的在于利用信息来作用于外界事物,但是在影响外界事物的过程中难免产生纠纷或者损害,此时溯源证明显得尤为必要。例如,作为机器设备的脑机融合本身可能存在缺陷或者发生故障。当发生损害结果时,司法人员需要通过回溯脑机融合留存的相关信息来证明设备本身是否存在问题。 其次,人们有多次展示人体性能信息的需要。脑机融合留存的个人信息能在一定程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