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说 教 法 说教学设计 说 学 法 说 教 材 说教学目标 说教材 1.地位和作用 《城市化》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节的内容。在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后进一步来学习城市发展的进程,又为后面将要学习的“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埋下了伏笔,所以本课在本章节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2.学情分析 ①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但学生没有接触过“城市化”这个专用名词,对城市化的特征仍存在较大的疑惑。 ②虽然高一学生理解能力基本可以上升到理性认识,所上的班级学生接受能力较强,但是学生对图表分析和信息的提取能力还较差,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说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懂得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关注家乡城市化的现状与趋势。 ①了解世界城市化的进程。②理解城市化的含义及主要标志,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发展中的差异。 初步学会地理图表资料的分析方法,并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纳,概括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指导学生学会利用数据、图表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情感与态度 知识与能力 城市化的含义及主要标志,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发展中的差异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不同进程、特点和原因为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说教法 (一)教学方法及依据 : 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确定本课采用情景教学法、资料分析法、自主探究法、案例分析法。 (二)教学手段: (1)自制多媒体课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2)学具:地图册、课本等,包括学生上课要完成的图表、课堂练习。 说学法 本课采用结合乡土,案例呈现,通过分析图表等资料,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进行层层剖析,联系生活,激发学习兴趣,探究地理问题,包括自主探究和比较法在内的学习方法。 教学设计 引入新课 新课学习 教学效果反馈 板书设计 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引入新课 结合乡土,联系玉林城区近年来的变化,引入本课学习内容。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玉林城区 今天的玉林城区 1、城市化的定义和主要标志 展示:玉林城区面积和人口的变化表格 新课学习 (1)归纳城市化的定义以及城市化的三个标志 (2)指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标准: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计算玉林城市化水平) 设计目的:运用案例分析和资料分析法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城市化及其三个标志,同时提高学生运用图表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根据课本数据展示 时间 1750年之前 1900年 2003年 世界城市化水平 1%~2% 13.3% 48.7% 活动:让学生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曲线图 (2)读图6.7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让学生完成课本53页活动的表格 设计目的:锻炼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图表后,结合图表中的信息概括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特点。(设计目的:运用资料分析法以及自主探究法使学生学会从图表中归纳地理知识,符合新课改的精神,同时突破了本节的难点) 项目 城市化起步 城市化速度 城市化水平 其他特点 发达国家 早 慢 高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展中国家 晚 快 低 城市发展不合理 解释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现象以及出现的原因和结果。 注意: 时间(年) 1984 2000 2010 2020 面积(km2) 8.2 32 98 108 人口(人) 18.5万 138.4万 178万 280万 城市人口比重% <12 27 32 42 玉林城区面积和人口的变化表格 提问:改革开放以来,玉林城区的面积、人口及城市人口比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