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806937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测试题(含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日期:2024-06-24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4次 大小:88193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学年,第二,必修,2019,人教,化学
  • cover
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12题) 1.检验下列离子时,选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A.SO42-(稀盐酸、BaCl2溶液) B.Fe2+(KSCN溶液) C.Cl-(稀硝酸、AgNO3溶液) D.K+(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观察) 2.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可用作供氧剂 B.三氧化二铁可用做漆料 C.镁铝合金可用作制造飞机的材料 D.高纯硅用来制造光导纤维 3.下列氧化物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A.NO B. C. D. 4.常温下,向100mL0.05mol/L氢硫酸中逐渐通入氯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pH先变大后变小 B.溶液导电能力逐渐增强 C.氢硫酸完全反应生成1.6g硫 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Cl2→2Cl-+S↓ 5.下列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实验室制备少量碳酸氢钠 实验室灼烧氢氧化铝 验证酸性:盐酸>碳酸>硅酸 实验室制备少量氨气 A.A B.B C.C D.D 6.中国古代文物不仅彰显了民族和文化自信,还蕴含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代“四羊方尊”属于青铜制品,青铜是一种铜锡合金 B.宋代《莲塘乳鸭图》缂丝中使用的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C.清代乾隆“瓷母”是指各种釉彩大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D.东晋《洛神赋图》中的绿色颜料铜绿,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7.下列仪器和名称不正确的是 A B C D 坩埚 蒸馏烧瓶 干燥管 三脚架 A.A B.B C.C D.D 8.某集气瓶中的气体呈红棕色,加入足量水,盖上玻璃片振荡,得橙色溶液,气体颜色消失。再拿走玻璃片后,瓶中气体又变为红棕色,则该气体可能是下列混合气体中的 A.H2、NO2、NO B.NO2、NO、N2 C.NO2、NO、O2 D.NO2、CO2、Br2 9.有一瓶溶液,它可能部分被氧化。某同学取少量该溶液,滴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振荡后仍然有白色沉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亚硫酸钠已部分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B.加入溶液后,产生的沉淀中一定含有硫酸钡 C.加入稀硫酸后,不溶的沉淀一定是硫酸钡和亚硫酸钡 D.将稀硫酸换成稀盐酸后观察沉淀变化量可以确定溶液是否部分被氧化 10.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下列关于各实验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装置①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B.装置②可用于吸收或HCl气体,并防止倒吸 C.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氯化氢,并吸收多余的氯化氢 D.装置③可用于收集等气体 11.“绿色化学实验”已走进课堂,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①实验室收集氨气采用图甲所示装置 ②实验室中做氯气与钠反应的实验时采用图乙所示装置 ③实验室中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做氨气与酸生成铵盐的实验 ④实验室中采用图丙所示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的反应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均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A 用玻璃棒蘸取碳酸钾溶液在火焰上灼烧 观察到紫色火焰 B 向饱和溶液中通入过量气体 有无色晶体析出 C 通入滴有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中 溶液红色褪去 D 将铜粉加入到溶液中 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 A.A B.B C.C D.D 二、非选择题(共10题) 13.硫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制硫酸,接触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下列可提高SO2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是_____。(填标号) A.降低温度 B.减小压强 C.延长反应时间 D.增大O2的投料 (2)工业上可用Fe2(SO4)3溶液吸收SO2,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为实现吸收液的再生,可通入_____。 (3)用如图装置脱除废烟气中的SO2和废水中的Cu2+,该方法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含Cu2+的废水应置于_____室(填“a”或“b”)。 14.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为了保护环境,应减少二氧化硫在大气中的排放。二氧化硫易溶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