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820688

篮球:行进间传接球 教案 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

日期:2024-06-27 科目:体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3次 大小:2106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篮球,行进,间传,接球,教案,高一
  • cover
篮球:行进间传接球教学设计 1、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遵循”健康第一”的理念,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字资源的整合,将行进间传接球技术动作完整的展现出来。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潜力,激发学生对行进间传接球的兴趣。课堂上注重学生基本技术的教学,采取由易到难的练习形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发展学生速度、灵敏、力量等身体素质以及上下肢的协调配合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传接球技术。 2、教材分析: 本课的行进间传接球技术是篮球运动中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技术之一,在篮球技战术中起到举足轻重的衔接作用,更是各种技战术串联的纽带,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行进间传接球相对原地传接球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在掌握好原地传接球技术的基础之上,在行进间和步法、跑动路线、传接球的时机、力量等协调配合。同时还要注重彼此之间的协调配合,增强彼此间的合作意识,培养团队精神。本节课学生练习密度大,强度高,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全面参与,并采取有效的练习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师生互动,老师并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在教学中要抓住这一有利因素,使学生认真领会动作要领,刻苦练习,更好的掌握行进间传接球的技术动作,以便在实际比赛中能够熟练运用传接球技术,给同伴创造得分的机会,体会成功的喜悦。 3、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思维敏捷,青春有活力,竞争意识和挑战意识强,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高,并且对篮球运动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学生在身体素质和协调方面有一定不足,缺少合作意识,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我控制能力差,导致技术运用稳定性不好,学习技术也会受到较大影响。所以教学中要加强技术动作的学习,重复练习,分组练习,提高练习密度,避免学生“身随而心违”。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以巩固和提高技术动作的质量。同时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行进间传接球的技术动作,并在练习和比赛中提高学生彼此间的合作意识,培养团队精神。前两节课已经学习了行进间两人传接球,本课从学生的生理上、心理上,运动能力上,学生都具备了学习行进间传四角球的能力。 4、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习行进间传接球技术,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之中,使90% 以上的学生能掌握行进间四角传接球技术动作。 (2)通过行进间传接球技术动作的学习,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力量、柔韧、耐力等身体素质,以及上下肢的协调配合的能力。 (3)通过学习,帮助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合作意识,培养团队精神,并对篮球产生浓厚的兴趣。 5、教学重点: 行进间跨步接球,迈步传球以及传接球的跑动路线。 教学难点: 传接球的时机、力量、跑动路线的准确性以及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 6、课的教法与学法指导: 本节课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采用分组练习、逐层递进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视频、IPad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感知技术动作并加以改进。本课还采用了提示引导、研究讨论、评价纠错等教法与学法。 7、课的程序: 本课采用传统的三段式教学,开始部分兴趣导入,通过欢快的音乐让学生做好身心准备。基本部分通过多媒体视频的展示和动作示范,让学生从感知兴趣过渡到实践练习、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让学生在复杂的跑动路线中掌握好传接球技术,并利用ipad 拍摄学生的练习动作,让学生直观、明了的掌握自己的技术动作,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动力定型。与此同时,在教学比赛中让学生更好的把传接球技术运用到实战中,在比赛中更好的体会行云流水般的配合。篮球本身就是高强度高对抗的比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