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862858

八年级历史下册 期末测试模拟试卷五(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0次 大小:87351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模拟试卷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历史下册 期末测试模拟试卷五 一、单选题(共25题;共50分) 1.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分六集,反映了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下列选项是其前四集的名称,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应集中在(  ) A.《千年局变》 B.《峥嵘岁月》 C.《中国新生》 D.《伟大转折》 2.下图是小华同学整理的学习笔记。据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应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D.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3.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几十年后,英国学者罗伯特·奥内尔在他的书中写道: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而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作者意在强调这次战争(  ) A.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B.捍卫了中国领土完整 C.改变了中国落后面貌 D.增强了中国军事实力 4.辽宁农民土地改革后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中写道:“过去在别人地里出力劳动,现在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过去是一个肩给地主找着饭碗,现在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生产的劲头怎能不大呢?”由此可见,土地改革(  ) A.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B.奠定了工业化建设的基础 C.推动了乡镇企业的发展 D.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5.下图是1953年创作的宣传画《提高生产保证质量是热爱祖国的表现》。画面中的工人师傅干劲十足,正在钢铁厂火炉前认真检查炉火。该画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B.工业化建设如火如荼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6.20世纪中期,我国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其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一五计划完成 7.对下列数据变化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同时期粮食产量变化(单位:亿吨) ①图一: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有关 ②图二:与广泛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有关 ③图三:与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关 ④综合因素:农业投资在经济投资总额中占据首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人民日报》的元旦社论折射出时代的风貌,1958年《人民日报》的元旦社论中可能出现的主要词语是(  ) A.土地改革、开国大典、抗美援朝 B.土地改革、西藏解放、抗美援朝 C.“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公私合营 D.“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9.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和发展历程。下面是一位同学设计的年代尺,这位同学探究的课题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 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逐渐成熟 D.中国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10.邓小平说香港问题能够谈成,“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港澳回归祖国从根本上得益于(  ) A.“一国两制”适合国情 B.港澳同胞回归心切 C.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增强 D.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 11.观察下图,形成图中所示现象的原因是(  )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农村改革的成功 C.城市改革的实施 D.经济特区的建立 12.中国改革的启动最直接的动因就是旧有的体制已经严重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使得人们在生存的危机下寻求逆向突破。材料表明实行改革开放的原因是(  ) A.旧体制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B.当时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 C.“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 D.“以阶级斗争为纲”束缚经济发展 13.到2020年底,中国如期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这是践行(  ) A.十三大决议 B.邓小平理论 C.科学发展观 D.十五大决议 14.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圆了一个又一个梦:独立梦、回归梦、入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