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866317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 专题二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知识脉络+课标要求+考点梳理+冲刺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6次 大小:70481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知识,试题,冲刺,梳理,考点,要求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下历史期末复习专题二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知识脉络】 【课标要求】 1.认识北宋面临的新形势,了解辽、宋、西夏的并立与北宋强化中央集权和重文轻武的政策; 2.通过了解宋金之战南宋偏安和南方地区的经济繁荣,知道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 3.通过了解蒙古兴起和元朝统一,设立行省、宣政院等制度,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理解元朝统一对中华民族进一步交融的重要意义; 4.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城市和商业发展、科技创新、文学艺术成就和对外交流,认识宋元时期繁荣的经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岳飞文天祥等人的英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 5.通过印刷术、指南针、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考点清单】 第6课北宋的政治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建立: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宋太祖)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以开封为都城,史称北宋。 2.统一: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3.措施(1)军事上: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了军队;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还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2)政治.上:①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设置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②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并频繁调动,三年一轮换;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3)财政上: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4.影响: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1.目的:防止武将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 2.措施 (1)重视文官:宋太祖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 (2)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在全国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3.辨证认识北宋重文轻武的政策。 (1)积极影响:①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及经济的发展。②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2)消极影响:①文臣掌兵,不熟悉军务,而将不专兵,兵无常帅,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这也导致了北宋在与少数民族的战争中多次失利。②重文轻武形成了以士大夫为主的官僚集团,但由于政治机构重叠,相互牵制,官吏冗多,人浮于事,既导致政府办事效率下降,又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1.契丹族 (1)生活区域:游牧在我国北方的民族。 (2)建国: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辽太祖)统-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有时称契丹,有时称辽),都城在上京临潢府。 (3)统治: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2.党项族(1)生活区域: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后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带。 (2)建国: 11世纪前期,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 (3)统治: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创制西夏文字。 二、辽北宋、西夏的和战★★★★ 1、北宋与辽一澶渊之盟 (1)背景:宋真宗时,澶州之战,寇准力劝宋真宗亲征,宋军击退辽军。 (2)内容: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给辽岁币。 (3)评价:①“澶渊之盟”是宋辽双方均势的体现,它对宋辽两国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②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 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 ③对辽来说,"澶渊之 盟”不仅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 ④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来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