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870484

2023届甘肃省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高考诊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2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4次 大小:282868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3届,甘肃省,高三下,三下,学期,第三次
  • cover
2023届甘肃省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高考诊断考试 语 文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折枝花卉在中国作为一种著名的花卉画法,固然系画家刻意为之,目的是追求特定的美学效果,简言之便是赏心悦目。但那是赏中华之心、悦中国之目的花卉形式。其鲜明特点就是通过隐逸、去除来刺激想象,以达到张扬的目的,所谓“欲扬先抑”(刘熙载《艺概》)。这是中华美学的一个基本叙事策略,普遍见于诗歌、绘画、园林建筑设计等其他艺术门类中,就连园林设计中的“开窗借景”(李渔《闲情偶寄》)策略,也是与之同出一辙:故意不将整体画出,只画部分,刺激观者自主建构(想象)整体。中华折枝花卉中不见全株,只见一枝或小枝,目的显然是激发观者自主建构(想象)全株。想象建构得以奏效的关键依循无疑是部分与整体间的自然关联,即花卉之部分与整体间的关联。 欧洲在仿中华瓷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改变,全然离开了原本中华折枝花卉的美学主线:依循自然的完型想象。无论是人为布局安置的痕迹,还是贴近自然之造型和用色的失落,无不表明那不再是自然给定的对象,而是人为建构出的拟物存在。据此,观赏中引发的就不再是指向物的完型想象,对象不再是自身,而是成了人为创造出的物象。 就中华折枝花卉来看,欧式仿制品就不再具有向自然完型、向自然生成的品性,而只是成了单纯的装饰性存在。作为单纯的装饰,折枝、单枝等就不会引发完型想象,而只是作为饰物存在。欧洲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出现装饰艺术,当时由于模仿自然的时尚,饰物基本由自然物象主导。希腊时期虽也已出现用折枝花卉来装饰的情形,但与中华折枝花卉截然不同。希腊时期的折枝花卉虽然再现性程度远远高于中国,但是与自然整体的勾连全然消失。折枝花卉造型无论细部如何真实,都失落了与整体的自然关联,成为单纯饰物。到了17—18世纪,饰物造型开始慢慢偏离再现,规整追求中渐渐出现几何化迹象,饰物构架、位置等更加凸显人为设置的痕迹。正是在这样的艺术传统中,18世纪出现的欧式仿制就将中华艺术的折枝花卉变成单纯的装饰花卉:折枝与整体勾连消失,成为单纯的饰物,视觉传达不再出现向自然的完型,而是转向人为力量的投射,“先抑后扬”的审美效果彻底消失。 显见,中华艺术的折枝花卉在欧式仿制中变成单纯的花卉装饰。表面看,两者都是折枝,但由于形质不一,效果迥然不同。在欧式花卉装饰那里,花卉细部写实程度高,彼此之间具有形式上的呼应关系。折枝部分基于此形式上的呼应关系在进行独立表达,比如起着装点作用;在中华折枝花卉那里,细部写实程度不高,要素之间不具有单纯形式的呼应关系,但造型明显指向画外不可见的整体。所以,中华折枝花卉本身并非表达所在,表达只是寓居于所见折枝与未见全株之间的关联中,具有中华美学特有的那种“言外之意”“象外之旨”的效果。进而,欧式花卉装饰形式感强度高,观赏驻足于感官对外显形式的把握;而中华折枝花卉形式感强度弱,观赏从画面感官把握中游离而出,落在对不可见之全株的回忆或想象中。再者,欧式花卉装饰具有寓意的确定性,人为将具体折枝形式与特定意义勾连在一起,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联是外在的,是人为创制的产物;而在中华折枝花卉那里,意义的发生取决于由折枝向全株的完型生成过程,而这又会因特定时空发生些许摇摆、变动。 (摘编自王才勇《从折枝花卉到花卉装饰———中西艺术的不同处理方式及其可互喻的美学追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