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888025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语用专题训练成语填空(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5次 大小:206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专题,2023届,高考,复习,语用,训练
  • cover
语用专题训练--成语填空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雷乍响,万物生长。我们很快迎来惊蛰节气。所谓惊蛰,字面意思是春雷开始震响,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虫子。这里涉及两个要素:雷和虫。 从气象特点看,惊蛰前后气温回升加快,暖湿空气势力增强,高耸的雷雨云系在这一时期得以发展,云中正负电荷激烈碰撞,使春雷响彻天际。古人认为,这些频繁的春雷“叫醒”了冬眠的昆虫,但实际上,地下冬眠的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真正让它们结束冬眠、爬出地面的原因是气温回升。 惊蛰节气自古以来就被视为春耕的开始。这一时期,江淮地区小麦拔节,田里的蔬菜长苗,果树萌芽、开花,花卉播种育苗。正如农谚“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所说,此时大量农活(甲),人畜、机械都不能停歇了。 鉴于惊蛰时节各种昆虫(乙),我国部分地区人们还会用扫院子、撒草木灰或石灰等方式,来防范病虫害的发生。从这方面看,劳动人民对节气的认知和运用使科学性和实用性两方面(丙)。 1.请在文中括号内填写恰当成语。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3年3月4日,“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揭晓,集体奖花落13位“银发知播”。他们平均年龄77岁,有中科院院士、中国科技馆研究院副馆长,也有大学教授和中小学老教师。借助短视频与直播,他们将毕生所学授以他人,孜孜不倦地传播科学和人文知识,在全国网友之间掀起了一场知播狂欢。 在鱼龙混杂的网络直播间,“银发知播”无疑是一股可贵的清流。直播过程中,他们从不求打赏,也从不通过和其他主播PK来吸引粉丝、增加流量,而是凭借着对知识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将毕生所学 ① 。他们通过扎实功底和丰富阅历的加持,主动求变,“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播最专业的知识”,让许多“门外汉”都能听得 ② ,深入浅出、幽默风趣的风格吸引了770多万粉丝。 不老的心态,自信的容颜,积极的探索,热情的奉献——— ③ ,更是他们感动中国的深层原因,就像颁奖词写的那样“春蚕不老,夕阳正红”。对于粉丝学员而言,这无疑是一场既幸福又奇妙的知识之旅; ④ ,这又是一段多么带劲、多么高光、多么有意义的人生体验。 2.请在文中①②两处横线上填写适当的成语;在③④两处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故乡胶东半岛,群山起伏。那些山,就像是山里人家繁衍生息的摇篮。山里人从 ① 到长大成人,直到耄耋暮年,都生息在山的怀抱里。山里人一辈子习惯了靠山吃山,习惯了在山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因此练就了一副翻山越岭的好脚板。 一眼望去,山里的路在山峦间出没迂回,蜿蜒崎岖,绵延狭长。山里人特别熟识这些山里的路,即便是漆黑的夜晚,也照样能 ② ,脚下都不会出错。山路连着山里人的心。即使有朝一日,后生们背起行囊从山路上走了出去,这故乡山间的一条条偏僻小道,和青山绿水里的悠悠乡情,仍会深深地烙印在心里。 作为山里人的后代,我对先辈们 ③ 的开创历程,始终心生感佩。当初,认定了这片山水的先辈们点燃起篝火,也燃旺了依山而居、与山为伴的渴望。从此,一代代山里人开始了对山乡美景的描绘:采石烧砖,伐树建房,开路垦田,筑坝引水,栽种瓜果……黑黝黝的山坳里热闹了起来。就这样,先辈们在大山间扎下了根,并开始向四面八方迈开脚步,踩出了无数条山里的路,和那通往山外的路。山里人明白,敢闯才有路。不停步地向上攀登、向前躬行,这正是大山里的先辈们留给后人最宝贵的财富。 3.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季的村庄,鸟鸣是主声调。与音乐相比,它更为 ① 。它不仅能顶破地皮、化开坚冰,还能戳穿树干,给万物在这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