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91262

4.3 角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3次 大小:13344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案
  • cover
课题: 4.3角 课标与教材:本课主要通过丰富的实例回顾和理解角的概念,本课时首先引导回顾小学阶段对于角的概念的认知,通过生活中角的实例的例举和展示,比较、讨论角的特征,归纳出角的定义,通过角的不同表示方法的比较,在充分对比、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归纳出角的不同表示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最后给出角的另一定义形式。因此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为: 教学重点:角的概念及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在不同题目中恰当的表示角。 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实例,加深理解角的有关概念,掌握角的各种表示方法。 2.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角的表示和角的度量。 学情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小学阶段已接触过“角”,但是小学的学习基本上限于直观经验,对于角的定义和多种表示方法未做深入的研究 。角就是在学习了直线、射线和线段性质的基础上,由它们组成新的几何图形, 是由简单到复杂的组合过程。通过角的不同表示法,看到解决一个问题有多种方法的好处,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打下基础. 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学生对于角已经在生活中有了相当程度的感知,但学生由于小学阶段认知水平不一,对于角的概念的理解和表述可能不尽相同,应灵活借助学生表述上的差异和分歧,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引入下一阶段:即通过观察和比较来获得更准确地角的定义,从而来解决分歧。 创新支点:通过动手操作,自主完成概念及角的表示。 学习目标: 1.观察生活实例,加深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各种表示方法。 2.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角的表示和角的度量。 学习重点: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 学习难点:角的各种表示方法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引导学生分析角的特征,引入角的静态定义) 1、回忆小学学习的有关“角” 的知识。 2、观察下列图片,你能在图中找到角吗?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问题一:角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顶点、两边是构成角的两个要素) (1)你能把观察得到的图形画在本子上或黑板上吗? (2)你能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吗? 角的概念: 叫做角. 是角的顶点, 是角的两条边. 跟踪训练: 下面的三个图形是角吗? 问题二:角的表示(借助图形明确角的表示方法) 我们发现了生活中有许多角的形象.那么,我们如何给这些角取名呢? 1、角通常用三个大写字母及符号“∠”表示.三个大写字母应分别写顶点和两边上的任意点, 必须写在中间.如右图可表示为: . 2、角也可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 ,不能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 3、角还可用一个数字或一个希腊字母表示.在角的内部靠近角的顶点处画一弧线,写上数字或希腊字母. 小试牛刀:1.把图中的角表示成下列形式,哪些正确,哪些不正确? (1)∠APO (2)∠AOP (3)OPC (4)∠OCP (5)∠O (6) ∠P 2.你能表示出下图的角吗? 3.图中以O点为顶点的角有几个?以D点为顶点的角有几个?试用适当的方法来表示这些角。 问题三:用运动观点定义角(用动态的观点解释角的定义) 从运动的观点,角也可以看成是由一条 沿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图形。开始运动的那条边叫 ,运动到终止时所在的边叫 。如图:射线OA叫 ,射线OB叫 。角在运动过程中所覆盖的部分叫 ,没有覆盖到的部分叫 。 3. 从角的运动定义出发,得到平角、周角的定义。 平角: . 周角: 。 周角 平角 (注:没有特别说明,本书只讨论大于0°且小于180°的角,包含0°和180°) 学以致用: 1、下面为中国地图的简图 用字母表示图中的每个城市。请用字母分别表示以北京为中心的每两个城市之间的夹角。 请用量角器测量出上述夹角的度数,与同伴交流量法和读法。 问题四:角的度量(让学生学会更精密的度量角) 阅读课本第115页课文内容。 完成下列计算: 三、质疑问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