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922023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课件(共55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6次 大小:824238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课件,55张,PPT
  • cover
(课件网) 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与扩展———工业革命的影响 事件 俄国农奴制改革 明治维新 美国内战 时间 1861 1868-1890s 1861-1865 原因 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克里木战争失败 幕府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民族危机严重 黑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目的 巩固统治 富国强兵,巩固统治 维护美国统一 性质 资产阶级 方式 改革 革命 内容 都涉及到土地问题 影响 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局限 都保留了封建残余(沙皇专制、天皇制) 没有彻底消除种族歧视 马克思曾预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 “新的革命”指什么? 第二次工业革命 “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又是指什么? “电气”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 课程标准: 通过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等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 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  19世纪下半期(60/70年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能源、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使工业革命发展到一个新阶段,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 改革或革命的方式建立了强有力的政权,劳动力被大量解放出来;蒸汽机造就大量财富,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原料、市场均来自遥远的地区;蒸汽机激发了人的需求,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 ———摘自王思德《世界近代史》 结合材料,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有哪些? 政治保障 经济基础 技术支持 资本主义的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巩固和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1861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条件 1、政治保障:资本主义的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巩固和扩展。 2、经济基础: 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 3、技术支持:(直接原因)科学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步。 如进化论、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法拉第的电磁学(电磁感应原理)、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等 门捷列夫 元素周期表 成就 电力 内燃机 化学工业 【英】格雷 摩擦生电 【美】富兰克林 雷电 【意】伏打 伏打电堆/电池组 伏打电堆,是1800年3月20日意大利教授伏打发明的世界上第一组电池组,开创了电学发展的新时代。人们第一次获得了较强而持续且稳定的电流。 【英】法拉第 电磁感应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找到了打开电能宝库大门的钥匙。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为电的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后来,人们根据这一现象发明了早期电动机和发电机。 动 电 机 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电力开始被用来带动机器。 【德】西门子 发电机 1866年,西门子提出了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并由西门子公司的一个工程师完成了人类第一台自励式直流发电机。同年,西门子还发明了第一台直流电动机。 西门子发电机组如今仍在正常运转 电力作为一种能源,比蒸汽动力(煤)具有哪些优点? 来源广泛 、动力大 、体积小、 清洁 、无污染、 应用广泛 、安全、输送量大、操控方便、可以远距离传输…… 电力开始被大规模的使用 电气时代来临了! 标志:远距离传送电问题的解决 发电厂输变电示意图 托马斯 爱迪生 (1847--1931) 爱迪生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家和企业家。他一生共有2000多项发明,在电影技术、矿业、建筑、化工等方面有不少著名的发明,是著名的“发明大王”。 正式注册的有13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