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922056

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 课件(30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4次 大小:692289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9课,列宁,十月革命,课件,30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十月革命 列宁 油画《攻打冬宫》 第9课 课程标准:知道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理解列宁领导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重要历史意义。 1917年 1922年 1991年 沙俄 苏俄 苏联(前苏联) 俄罗斯 课外拓展:沙俄、苏俄、苏联的区分: ①1917年二月革命以前,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简称“沙俄”。 ②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到1922年底苏联成立前,简称“苏俄”。 ③1922年成立“苏联” ,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④到1991年解体,主体部分被称为俄罗斯。 材料一:俄国1861年改革后工业发展情况 材料二:1861年改革后,俄国的工业与其他西方国家的比较:俄国的钢产量仅有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6,法国的1/5。 棉纺织品 钢铁 煤炭 铁路 76% 190% 131% 增加到32000公里 与西欧、北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俄国相对落后。 1861年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来。但同西欧、北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俄国依然很落后。 1861年改革后,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 一、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 背景 材料三:以沙皇尼古拉二世为首的少数大地主和金融资本家紧密勾结,维护着野蛮落后的沙皇专制制度。处于饥寒交迫之中的人民再也无法忍受沉重的压迫,暴动和起义此起彼伏,连绵不断。 沙皇专制统治下,社会矛盾尖锐。 上流社会的豪华酒宴 穷人在施粥棚内勉强果腹 矛盾尖锐 材料五: 1914年-1917年,俄国有1500多万人应征入伍……至1917年,俄国约有150万人死于战争,400多万人伤残。大量未成年人和妇女被赶进工厂,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国内经济凋敝,粮食紧缺,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农民反抗,工人罢工不断。 一战激化了俄国国内的各种社会矛盾, 反对战争和要求社会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 材料四: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由于许多历史原因(俄国比其他国家落后得多,战争带给它的困难特别大,沙皇制度腐朽透顶,1905年的传统还充满活力),俄国比其他国家先爆发了革命。 战线前方: 1914年的东普鲁士之战,俄军伤亡25万人之多。 1915年的春夏大战中,俄军更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伤亡和被俘的人员超过了170万。 1916年底,前线俄国装备困难,有20多万士兵连步枪都没有。 1917年,全国男性劳动力中已有1500万人(近一半)被强迫入伍,使得农田荒芜、交通不畅,造成粮食供应紧。 战线后方: 1916年,彼得格勒只能得到计划供应粮食的14%。地主、富农、商人却掌握着大量生活必需品,囤积居奇,投机倒把。粮食往往从商店消失,却又在黑市上以高价出售。 1916年,彼得格勒粮食价格比战前提高1.5—3倍,肉和糖尤其昂贵。广大人民处在饥饿线上,怨声载道。 一战加剧俄国的社会矛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群众游行示威 沙皇政府驱赶示威群众 假设你是当时的俄国士兵或工人、农民,你会有怎样的要求? 俄国二月革命 阅读教材P39第2自然段及【相关史事】,掌握下表信息。 时间 地点 革命主力 结果 性质 1917年3月(俄历2月) 首都彼得格勒 工人和士兵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Q: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是否满足了人民的愿望? 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没有满足人民对和平、土地和面包的要求,反而宣布继续履行沙皇政府的“义务”,将一战进行到底,引起人民的更大不满。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不愿意结束战争,因为俄国对它的盟友负有某些不可推卸的义务。…… 同时,政府拒不接受工人八小时工作制的要求,也不实施土地改革。 ———《全球通史》 内容:明确提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