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922099

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课件(43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4次 大小:65745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0课,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课件,43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一次世界大战 根本原因 导火线 开始的标志 结束的标志 性质 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后,帝国主义列强为了瓜分世界展开激烈争夺/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1918年11月11日德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结果 同盟国失败 主要战役 凡尔登战役 主要依据: 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同盟国面临怎样的命运? 知识回顾: 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一战后的世界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19-1939) 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课程标准:了解《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 ,知道战胜国建立了战后世界的新秩序。 思考:一战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英法、德奥、美日) 英法虽然战胜,但实力削弱; 德奥成为战败国; 美日经济实力增强 英国遭严重削弱,伤亡212万人,债务是战前的10倍,其中欠美国的就达44亿美元,虽然走向衰弱,但仍是世界上最庞大的殖民帝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海军强国,仍具有争夺世界霸权的资格。 法国:战争主战场在法国,伤亡人数达438万人;欠美国38亿美元,负债累累。但它仍拥有一支强大的陆军,是世界头号陆军强国。 美国在一战期间共赚380亿美元,成为最大的债权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 日本则利用一战的机会,成为东亚霸主。 1919 巴黎和会 凡尔赛宫为法国王宫,位于巴黎西郊。1919年1月, 27个战胜国的代表在这里召开会议,讨论对德和约及战后安排。会议盛况空前,单美国代表团就有1300人 …… 。 苏维埃俄国未被邀请,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保加利亚等战败国被排斥在和会之外。 一、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 1、时间:1919年1月—6月 2、地点:法国巴黎 凡尔赛宫 3、与会国:27个战胜国代表(苏维埃俄国未被邀请,德国等战败国被排斥在和会之外)。各国都想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会议陷入激烈争吵。 4、三巨头: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蒙梭、美国总统威尔逊操纵了和会。 (一)巴黎和会 英国首相劳合 乔治 操纵和会的三巨头 法国总理克里孟梭 美国总统威尔逊 三国操纵会议的原因? 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外交的后盾是国家的综合实力 巴黎和会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 英国首相劳合 乔治: 法国总理克里孟梭: 美国总统威尔逊: 雪耻,收复失地,削弱和肢解德国,重建欧洲霸权 适度削弱德国,牵制法国,维护世界霸权 维护德国,抗衡英法, 逐步攫取世界霸权 意大利总理奥兰多: 成为地中海霸主 日本: 要求合法占领原德国太平洋诸岛和中国山东的权利 战胜国目的: 实质: 分赃与称霸世界 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 列强目的的一致性: 制裁德国 一、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 1、时间: 2、地点: 3、与会国: 4、三巨头: 5、主要议题:讨论对德和约及战后安排 6、实质和性质: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7、结果与影响:(1)签订《凡尔赛条约》,形成“凡尔赛体系”, 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非洲、西亚的国际新秩序; (2)决定建立国际联盟。 (一)巴黎和会 1、时间、地点:1919年6月 巴黎 2、签订国:协约国与德国 3、内容: (1)领土:重划德国疆界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归法国开采; 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 (2)军事: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德国拥有空军,限制德国陆军的人数; (3)政治: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等独立; (4)赔款:由协约国设立赔偿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 (5)殖民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委任统治”) 4、目的:惩罚和削弱德国 5、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