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922933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训练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4次 大小:25977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
  • cover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训练题(含答案) 选择题 1. 新考法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可见,九一八事变开启了中国艰苦卓绝的全民族抗战。若按“前提—结论”式的推理来看,以上表述应是(  ) A.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B.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C.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D.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2. 下面是号称“中国第一所流亡大学”———东北大学的迁徙路线图(局部)。东北大学迁入山海关内的原因是 (  ) A.积极参加全国抗日救亡运动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 C.中国国内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D.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形势所迫 3. 下图体现出的共同精神内涵是 (  ) A.民主自由 B.爱国主义 C.创新包容 D.艰苦奋斗 4. 1928年底,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1931年底,不顾劝告,将军队从锦州撤入关内;1936年底,扣押蒋介石,通电全国。以上史事的共同主角是 (  ) A.张作霖 B.杨虎城 C.张学良 D.叶挺 5. 西安事变发生后,《大公报》《西北文化日报》分别做了题为《张学良竟率部叛变,蒋委员长被留西安》《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的报道,态度截然不同。造成二者态度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 A.发表的时间先后 B.作者的立场各异 C.发行的数量不同 D.报纸的地位差异 6.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这标志着( ) A.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由此开始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D.中国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 7.(2022·广西柳州·八年级期末)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在遭遇重大民族灾难中遇难同胞而设立的国家祭日。下列事件中,最符合设立国家公祭日要求的是 A.卢沟桥事变 B.华北危急 C.南京大屠杀 D.东三省沦陷 8.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中一次重要的会战。这次“会战”的最大意义在于( ) A.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D.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9."中国军民同仇敌忾,众志成城,顽强抵抗,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与材料相关的事件是( )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太原会战 10.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正常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台儿庄战役发生在( ) A.武汉会战期间 B.淞沪会战期间 C.徐州会战期间 D.太原会战期间 11.“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须知若干华军器械犹未充分,但一般所认为不能保持一日之地,彼等竟守至十周之久。此种奇迹,自属难能可贵。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伦敦《泰晤士报》(1937年11月28日)材料中的“上海一隅之抵抗”指的是(  ) A.长沙会战 B.枣宜会战 C.淞沪会战 D.徐州会战 12.2008年5月,中国国民党代表团访问大陆,回顾历史,国共两党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共同参加过(  ) A.五四运动和鸦片战争 B.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 C.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D.北伐战争和解放战争 13.如图是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一则报道的截图。该图是日本制造(  ) A.旅顺大屠杀的罪证 B.南京大屠杀的罪证 C.九一八事变的罪证 D.七七事变的罪证 14.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严重暴行,最真实再现这一事件的是(  ) A.历史学家撰写的有关著作 B.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回忆 C.电影《南京!南京!》 D.日本随军记者拍摄的现场照片 15.取得全面抗战以来的第一次胜利、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神话的是(  ) A.湘江之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