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967260

2023届湖北省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冲刺模拟试卷语文试题(四)(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5次 大小:47010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3届,冲刺,试题,语文,模拟试卷,5月
    秘密★启用前 2023届湖北省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冲刺模拟试卷 语文试题(四)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一个时代普遍的社会心理表现于对美丑的价值评判则为该时代的审美精神。魏晋玄学务虚轻实、重文轻武的价值取向直接反映了当时的审美精神。玄学将任何事物都作为玄思对象加以把握,大大突破了传统儒者恪守的伦理道德的狭小精神领地,实质上是对人主体性的张扬,为魏晋士人提供了驰骋想象与思维的极好方式。进入玄思领域,尘世的一切限制、禁忌、规范都消失了,达到了精神自由的境界。受玄学影响,魏晋士人在审美领域也达到了一种自由之境,真正以个体的主观感受、感观好恶来评判美丑。自先秦到两汉,儒家对美丑的评判无不以伦理规范为尺度,即使山水也视之以“比德”,使审美主体与真美隔了一层帷幕,伦理价值取代了审美价值,社会价值取代了个体价值,审美对象成了伦理观念的象征。魏晋士人借玄学将自我意识延伸到天地万物,延伸到个体生命存在,于是个体价值取代了社会价值,使审美活动成为纯粹的个体活动,这样在世人面前才展现出一个真美的世界。 与真美的外在世界相呼应的是真情的内心世界,宗白华认为“魏晋士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魏晋士人抛弃了儒者讳言真情的虚伪,一切任意而行,任情而为,见美而喜,遇丑生厌。《晋书·阮籍传》:“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籍不识其父兄,径往哭之,尽哀而还。”有真情者,固当为才色一哭,魏晋士人之任情任性于此可见一斑。他们不只日常行为举止如此,在审美活动中更是这样。唯其不封闭不压抑自我情感,方能看到空前广大丰富的美的世界。他们发现了山水田园“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天然美,他们欣赏“萧萧肃肃,爽朗清举”的风度美,山涛赞嵇康“岩岩若孤松之独立”,《世说新语·容止》记刘伶“身长六尺,貌甚丑悴,而悠悠忽忽,土木形骸”。他们歆羡“面如凝脂,眼如点漆”的姿容美,甚至到了“潘郎车满”“看杀卫玠”的程度。他们崇尚言谈之美,殷浩为谢尚“标榜诸义”时“既有佳致,兼辞条丰蔚,甚足以动心骇听”(《世说新语·文学》)。他们第一次发现了诗文书画内在的审美功能,孙绰说:“渊文烂若披锦,无处不善;陆文若排沙简金,往往见宝。”卫夫人赞王羲之书法“笔势洞精字体道媚”。就这样,审美判断成了魏晋士人审视万事万物的独立角度,再不受伦理政治等价值标准的羁绊。 受玄学和品藻人物的影响,魏晋对诗文与人物姿容风仪进行评价沟通,出现了韵、神、骨等概括事物内在表现性的审美新范畴。韵,本指声音和谐,魏晋开始用来品评人物和诗文书画,梁武帝诏书“仁威将军,神韵峻举”,“神韵”大约源于此,言人之风度;《文心雕龙·体性》“安仁轻敏,故锋发而韵流”,言潘岳之诗气韵生动。骨,由人体骨架泛及人之品行气度,再衍为诗文力度气概,《世说新语·品藻》“阮思旷骨气不及右军”中,“骨气”言人耿介的品性节气;钟嵘《诗品》用“骨气奇高”评曹植诗有气势和力度。神,魏晋常作风神、神采、神秀等以品评人物山水诗画,如孙绰《游天台山赋序》用“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也”赞山川神奇秀丽。韵、神、骨不是事物固有的物质属性,只有相对于审美的眼光,它们才呈现出来。 ———摘编自李春青《魏晋清玄·玄与魏晋审美精神》 材料二: 魏晋士人对身体容貌美倾注的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