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008584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0次 大小:9944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第四,封建,时代,亚洲国家,试卷
  • cover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2023年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1. 大和国的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在领地上进行劳动的居民被称为(  ) A. 佃农 B. 奴隶 C. 部民 D. 农奴 2. 下列关于日本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1-2世纪,出现100多个小国 B. 5世纪,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 C. 7世纪中期,仿效新罗进行改革 D. 大化改新后,大和改称日本国 3. “诏书规定:第一,效法……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第二,关于租税,效法……租庸调制,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租),服劳役或纳布代役(庸),交土产(调)……”根据你的推断,颁布诏书的是(  ) A. 孝德天皇 B. 穆罕默德 C. 伯里克利 D. 源赖朝 4. “大化革新部分地解放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材料反映大化改新的(  ) A. 背景 B. 内容 C. 目的 D. 作用 5. 大化改新从一个侧面突出地反映了日本的哪一特点(  ) A. 凶恶残暴 B. 模仿学习 C. 忧患意识 D. 崇拜神灵 6. 中国学者普遍认为,大化改新是日本一场学习中国的改革。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 孝德天皇实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B.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C. 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统一赋税 D. 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地税改革 7. 日本大化改新与法兰克王国对土地分封形式的改革相比较,共同之处是(  ) A. 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 B. 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 C. 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D. 是封建性质的改革,促进本国封建制度形成 8. 唐朝后期,一位去过日本的中国人回来后向人们描述了他在日本的所见所闻。他的描述中不可能提到的是(  ) A. 遣唐使陆续回国,参加国家建设 B. 人们在议论鉴真传法的事迹 C. 大化改新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D. 日本各岛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 9. 12世纪晚期,击败平氏武士集团,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并建立镰仓幕府统治的是(  ) A. B. C. D. 10. 12世纪晚期起,日本进入了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以下关于这一时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B. 国家大权掌握在天皇手中 C. 武士集团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 D. 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 11.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每个国家走向统一的道路都各不相同,其中阿拉伯半岛走向统一的主要依靠是(  ) A. 战争 B. 改革 C. 伊斯兰教 D. 外族征服 12. 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等国家的居民主要信仰(  ) A. 佛教 B. 基督教 C. 道教 D. 伊斯兰教 13. 中外历史上有许多惊人的巧合。当公元7世纪李氏父子建立繁盛强大的唐朝的时候,西亚出现了一个以宗教为纽带完成阿拉伯半岛统一的大帝国。它是(  ) A. 罗马帝国 B. 亚历山大帝国 C. 阿拉伯帝国 D. 奥斯曼帝国 14. 把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传入欧洲的是(  ) A. 印度人 B. 希腊人 C. 罗马人 D. 阿拉伯人 15. 《医典》、“完整的代数学”、《天方夜谭》等关键词所涉及的国家是(  ) A. 罗马帝国 B. 阿拉伯帝国 C. 法兰克王国 D. 拜占庭帝国 16. 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这些后来成为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重要条件。古印度人发明的计数法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阿拉伯帝国疆域辽阔,地跨亚、非、欧三洲 B. 阿拉伯文化是欧洲大学兴起的决定因素 C. 中国的四大发明对欧洲影响巨大 D. 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 17. 《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是一部民间故事集,被高尔基称为世界民间文学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其创作者是古代(  ) A. 埃及人 B. 印度人 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