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027804

2023年上海闵行区高三二模作文解析(眼见为实)-2023年上海市各区高三二模语文作文详解与范文

日期:2024-05-0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68次 大小:2946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作文,高三二,三二,上海市,详解,语文
  • cover
上海市闵行区2023年高三二模作文解析及范文 【原题呈现】 25.作文(70分) 人们常说眼见为实,但也有人说,我们看到的往往只是一个视角而不是事实,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1.题目类型:思辨类 对话型 2.关键词句:眼见为实 看到一个视角而不是事实 3.界定概念: 眼见为实:亲眼看到才算是真实的。强调的是要习惯亲自观察和发现,莫轻易相信道听途说。 视角:指认识人或事物的角度、出发点和立场,是得出结论的前提、做出决策的依据、采取行动的指引。正确视角应是全方位的、整体化的、多维度的,须具备大局观、全局观,不能以偏概全。 事实:事情的真实情形。包括①我们熟知的事实,称之为常识。②科学事实,它能否变成常识,取决于科学进步、教育普及。③社会化事实,事实也许只有一个,对事实的理解可以有无数个,它们构成了社会化事实。④哲学层面的事实,无论是常识、科学事实,还是社会化事实,都需质疑,再思考。 为什么说我们看到的往往只是一个视角而不是事实? ①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可凭人们的感官直接感知。事物的现象有真象与假象之分,假象不是对事物本质的如实体现。 ②事实不是孤立的真相,是人关注到的真相和其他真相间的关系。能否看见事实后暗流,取决于个人的视角。视角不同看到的情形也不同,可能是事物的一个方面,一个层次。我们看到有限范围内的景象,对隐藏在视野之外或无法直接感知的事物,无法完全了解其真实状态。 ③眼睛受人的主观控制,看到的是万物反射的光,并非万物本身。主观的心境会影响我们视角的客观性。人的感知和认知受到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经验、信仰、情感等影响,使人看到的事物带有偏见和主观性,导致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感知和理解。 ④信息选择和过滤--我们大脑会对输入的信息进行选择和过滤,只保留认为重要的部分。这种筛选受我们的兴趣、偏好、认知偏见等影响,从而导致我们看到的事物只是一部分被筛选后的信息。 ⑤时间和空间对我们的感知和认知产生限制。我们无法同时接触到所有的时间和空间,这会导致我们看到的事物只是片面的、不完整的视角。 ⑥个体差异和多样性也是导致我们看到的事物往往只是一个视角而不是事实。我们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背景、经验、观点和观念,这使得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和认知存在多样性。 当下的我们应该怎样做? ①我们应尊重和包容不同的视角和观点,以促进更深入和全面的理解。面对问题,在自己观察和发现的基础之上,还须用心去思考鉴别,要有质疑精神,才有可能了解事物的真相。 ②我们应持开放和谦虚的态度,理解和接受事实往往有多个层面、多个视角,且不断努力超越自身的视角局限性,认识到我们的认知是片面和有限的。 ③应尽可能地从多个角度和观点去理解事实,以形成更全面的认知。只有在不断拓宽我们的视角、接受多元的观点和不断修正和更新我们的认知时,我们才能更加接近真实的事实,并做出更明智和客观的判断。 ④我们看到的表象未必是真相。现象和本质常不一致的,有时恰是表象掩盖本质。只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看到真相。所以我们不轻易相信看到听到的东西,要独立思考,保留看法;兼听则明,多观察思考,为自己的想法提供证据;牢记实践出真知,用行动去验证自己的想法。 4.漂亮标题 ①消弥局限,抵达真实 ②心下澄明,寻见真实 ③拓宽视角,探寻事实 ④以心为眼,明鉴真伪 ⑤突破眼界,窥见真相 ⑥独立思考,融合视角 ⑦无所住相,而生其心 ⑧眼见未必为实 ⑨实践出真知,也出真相 5.素材积累 ①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孔子 ②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刘向 ③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