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030552

2023届广西部分地区高三语文5月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5次 大小:2376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3届,广西,部分地区,高三,语文,5月
  • cover
文言文阅读 2023年广西桂林市、北海市5月高考语文联考试卷 4.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天下之士也者,虑天下之长利,而固处之以身若也。利虽倍于今,而不便于后,弗为也;安虽长久,而以私其子孙,弗行也。自此观之,陈无宇之可丑亦重矣,其与伯成子高、周公旦也,形虽同,取舍之殊,岂不远哉? 尧治天下,伯成子高立为诸侯。尧授舜,舜授禹,伯成子高辞诸侯而耕。禹往见之,则耕在野。禹趋就下风而问曰:“尧理天下,吾子立为诸侯。今至于我而辞之,故何也?”伯成子高曰:“当尧之时,未赏而民劝,未罚而民畏。民不知怨不知说今赏罚甚数而民争利且不服德自此衰利自此作后世之乱自此始夫子盍行乎无虑吾农事”协而稷,遂不顾。夫为诸侯,名显荣,实佚乐,继嗣皆得其泽,伯成子高不待问而知之,然而辞为诸侯者,以禁后世之乱也。 辛宽见鲁缪公曰:“臣而今而后,知吾先君周公之不若太公望封之知也。昔者太公望封于营丘之渚,海阻山高,险固之地也。是故地日广,子孙弥隆。吾先君周公封于鲁,无山林溪谷之险,诸侯四面以达。是故地日削,子孙弥杀。”辛宽出,南宫括入见。公曰:“今者宽也非周公,其辞若是也。”南宫括对曰:“宽少者,弗识也。君独不闻成王之定成周之说乎?其辞曰:‘惟余一人,营居于成周。惟余一人,有善易得而见也,有不善易得而诛也。’故曰善者得之,不善者失之,古之道也。夫贤者岂欲其子孙之阻山林之险以长为无道哉?小人哉宽也!”今使燕爵[注]为鸿鹄凤皇虑,则必不得矣。其所求者,瓦之间隙,屋之翳蔚也。愚卑之民,其为贤者虑,亦犹此也。固妄诽訾,岂不悲哉? (选自《吕氏春秋 恃君览》,有删改) [注]爵:通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民不知怨/不知说/今赏罚甚数而民/争利且不服/德自此衰/利自此作/后世之乱自此始/夫子盍行乎/无虑吾农事/ B.民不知怨/不知说/今赏罚甚数/而民争利且不服/德自此衰/利自此作/后世之乱自此始/夫子盍行乎/无虑吾农事/ C.民不知怨/不知说/今赏罚甚数而民/争利且不服/德自此衰/利自此作后世之/乱自此始/夫子盍行乎/无虑吾农事/ D.民不知怨/不知说/今赏罚甚数/而民争利且不服/德自此衰/利自此作后世之/乱自此始/夫子盍行乎/无虑吾农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固处之以身若也”与“理固宜然”(《六国论》)两句中的“固”字含义不同。 B.舜,中国上古时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被后世尊为帝,列入“五帝”之位。 C.“遂不顾”与“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两句中的“顾”字含义相同。 D.鸿鹄,我国古人对大雁、天鹅之类飞行极为高远鸟类的通称。后来比喻为有远大志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伯成子高在尧、舜管理天下时被立为诸侯,而在禹继位后却辞去,禹去询问其原因,见他在田里耕种,就快步走到下风头,体现了禹对他的尊重。 B.伯成子高赞扬了尧治理天下所采取的策略,说尧治理的时候不奖赏但人们勉力向善,不惩罚但人们畏惧做坏事。 C.辛宽认为,太公望被封滨海之地,先君周公被封鲁国之地,前者优,后者劣,导致结局不同。鲁缪公对此十分愤怒,觉得有辱周公。 D.南宫括用成王建成成周时所说的话来表明贤德的人不会利用山林之险让其子孙干无道之事,从而反驳了辛宽的观点,安慰鲁缪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与伯成子高、周公旦也,形虽同,取舍之殊,岂不远哉? ②公曰:“今者宽也非周公,其辞若是也。” 2023届广西南宁市高三下学期5月考前模拟大演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周绍者,赵人也。以孝闻于当世,武灵王颇重之。王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