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071019

2022-2023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重点大学附中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含解析)

日期:2024-05-0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8次 大小:6627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2-2023,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重点大学,附中
  • cover
2022-2023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重点大学附中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少年游 润州作,代人寄远① 苏轼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②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注:①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任杭州通判的苏轼因赈济灾民而到了润州(今江苏镇江),为寄托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他写下了这首词。②姮娥:嫦娥。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前三句点明离别的时间“去年”、地点“余杭门外”、天气“飞雪”,把分别的时间与地点说得如此分明,说明夫妻间思念之深。 B. 词的上片引用了《诗经 小雅 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手法,而“雪似杨花”“杨花似雪”两句,比拟既工,语亦精巧,可谓推陈出新的绝妙好句。 C. 词的下片转写夜晚,“对酒卷帘邀明月”,在寂寞中,本想仿效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表达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旷达的襟怀。 D. 词的结尾两句作者将妻子与“姮娥”类比,虚实相衬,通过描写姮娥有双燕相伴的画面,衬托出梁下无伴的妻子之孤苦、凄冷。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30.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以往,我们总是强调地方戏曲的“家乡意识”“乡土风情”,因而格外重视表面所体现出来的家乡风土、家乡人情、家乡俚俗趣味,藉以满足对于曾经感知的家乡的记忆和联想。可是如果经历了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以后呢?经历了缺少或完全没有家乡亲历经验的后来的延续者呢?那么有关家乡表面风情的表达,是否就会减弱,甚至完全没有了一种心灵与情感的照应?我想这就是“原乡”与“家乡”意识的不同。 “原乡意识”也许并不包含太多的感知和经验,而只是一种籍贯或来源的确定,只是一组被代代告知的有关家乡生活的画面或声音。即使迁徙后经历了无数代的延传,但仍知道自己的源头在哪里,根在哪里。知道自己是中原人、山西人、苏北人。这时的“家乡”也许就是一个梦境、一种幻想,哪怕是落实在几句方言口语、几幅残缺抽象的图画上,可它照样深入骨髓,照样沉淀在潜意识中,等待着被“一朝唤醒”。比如好几百年前就远徙到北欧的蒙古裔人,他们的后代也许根本没去过老家,也没有对家乡的具体感知,可是他却有可能知道那里有草原,有马群,有帐篷,还有一种音乐叫“长调”,他蓦然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里看到了一幅绘画或照片,冷不丁听见了长调演奏的旋律,就可能有一种惊心动魄、灵魂被牵引的感受。千里万里,百年千年,有一种东西埋藏在基因里,流淌在血液中,生生不灭。 曾听过台湾作家席慕容的演讲,她说她虽然从小就知道自己是蒙古族人,可是直到长大她并不知道家乡是个什么样,她对这个地方有一种难以名状却又难以排遣的情感的、文化的、精神的深度认同,她说那就是她的“原乡情结”。席慕容不是生长在这里,可是她知道这里是她的“原乡”,无论走到哪里她都不能摆脱她生命的“根”。终于,席慕容在她盛年时回到了内蒙古,她一脚踩到草原上就本能地跪了下去,亲吻着祖先的土地,泪流满面。这时,席慕容气质里的“原乡情结”和对家乡认知的文化碎片,就蓦然间与实在的家乡遇合了。 于是我们知道,在人的意识里有一种比“家乡情感”更为深刻的“原乡情结”,它也许不如“家乡”的记忆具体,但是它比具体的记忆更开阔、更深远、更具有悲剧意味的美。“原乡”的情结甚至是超越一般疆界的,它甚至是人类对于自身血缘、族群和文明来路的普遍关怀。尤其是现代人,越是伴随着现代化、城市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进程,越是会关注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什么地方深埋着自己的“根”。 为什么移民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