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7 章 动物的运动与行为 一、单选题 1.对下表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学习行为 B.丙的学习能力最强 C.动物行为与遗传物质无关 D.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2.蚯蚓走迷宫的实验中,对其行为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先天性行为 ②学习行为 ③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④由遗传物质与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骨的强度和弹性取决于 A.骨密质的厚度 B.骨密质的排列是否有规律 C.骨髓腔的大小 D.骨内有机物与无机物含量的比例 4.与哺乳动物运动有关的系统是①呼吸系统②循环系统③运动系统④神经系统⑤泌尿系统⑥消化系统⑦生殖系统(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⑥ C.①②③④⑥ D.②③④⑥⑦ 5.用性引诱剂诱杀农业害虫是利用了( ) A.昆虫的取食行为 B.昆虫之间的通讯 C.昆虫的学习行为 D.昆虫的迁徙 6.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飞蛾扑火和鹦鹉学舌分别属于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B.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C.运动有利于动物觅食、避敌、夺取栖息地和繁殖,更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D.做引体向上运动需要神经系统的支配,多组骨骼肌群参与和多个系统的协调配合 7.春末夏初,青蛙“呱、呱、呱、呱”的叫声此起彼伏,这是雄蛙在鸣叫求偶,按照对动物所起的作用,这种行为属于( ) A.繁殖行为 B.攻击行为 C.领域行为 D.防御行为 8.小亮是一名七年级的学生,体检时医生发现其脊柱有侧歪的情况,并告诉他这是平时不注意坐、立、行的姿势造成的。从生物学的角度看,造成脊柱侧歪是因为他的骨具有以下哪个特点( ) A.有机物大于1/3,无机物小于2/3 B.有机物小于1/3,无机物大于2/3 C.有机物等于1/3,无机物等于2/3 D.有机物等于1/3,无机物等于2/3 9.关于动物行为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本能 B.先天性行为一般不会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C.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 D.学习行为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与遗传因素无关 10.高强度的运动易使膝关节的软骨组织损伤,关节软骨附着在( ) A.关节头 B.关节腔 C.关节囊 D.关节头和关节窝 二、填空题 11.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和特点,大致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为等。 12.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_____、_____、骨骼肌三部分组成,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_____的作用。 13.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直接能量来源是_____;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_____;人体内气体交换的原理是气体的_____作用。 14.骨的成分包括_____和_____。这两种成分使得骨既有一定的_____,又有一定的弹性。 三、综合题 15.如图是肌肉与骨、关节的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是 肌,②是肱三头肌. (2)当曲肘时,图中的两块肌肉各处的状态是①处于 状态,②处于 状态. 四、资料分析题 16.“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鸟类的叫声是丰富多彩的,诗中的“鸣啭”就是鸟的一种发声类型,它是人们最喜爱的鸟叫声.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同一种鸟类,会有不大相同的鸣啭,就像人类有不同的方言一样.然而,鸟类鸣啭的调式却是非常固定的.雌鸟可以凭借这些鸣啭就能确切地认出同种雄鸟.在多数种类中,雄鸟对同种雄鸟的鸣啭异常敏感,如橙顶灶鸫.科学家标记了同片树林里不同区域的4只雄橙顶灶鸫,当A雄鸟听到区域内B雄鸟的鸣啭后,会立即开始在区域内飞行调查并给予陌生者反击.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行为的获得途径角度来说,鸟类的鸣啭是 行为,这是由其体内的 决定的;而不同地区同一鸟类的鸣啭出现“方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