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194937

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苏教版)第九单元 第1课时 种群的特征 (课件+学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41次 大小:44237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届,1课时,课件,特征,种群,单元
    (课件网) 第1课时 种群的特征 课标要求 1.列举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 结构、性别比例等特征。 2.了解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考点一 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考点二 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 内容索引 重温高考 真题演练 课时精练 考点一 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1.种群的概念 在 占据一定空间的 的集合称为种群。 归纳 夯实必备知识 特定时间 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易错提醒 (1)一“全”:指全部个体,包括各个年龄段的个体,有性别差异的生物包括 。 (2)二“单”:指基本单位,种群是 ,也是生物进化的 。 (3)三“同”:指同一 、同一时段、同一区域的全部个体。种群具有一定的 限制,离开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种群是不存在的。 想一想 一块地里的所有三倍体无子西瓜是否属于一个种群?_____ (填“是”或“不是”)。 雌雄个体 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基本单位 物种 时间和空间 不是 2.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1)概念:在 或 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 提醒 种群数量多,种群密度不一定大。 (2)调查方法 ①直接计数法:调查分布范围 ,个体数量 的种群。 单位面积 空间 较小 较少 ②样方法 个体分布比较均匀 移动 能力较弱 随机 适中 五点 总面积 等距 方形地块 全部计数 样方相邻两边及其顶角上 a.样方大小确定方法为根据被调查生物的 确定样方的大小。 b.样方法调查时要强调“随机”取样,原因是_____ _____ 。 c.样方多少会影响调查结果吗?_____ _____ _____ 。 种类和分布情况 为了确保所选择的样方具 有代表性,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使通过样方法统计的结果(估算值)能 更接近真实的情况 调查时若样方的数量太少,其统计结果 的误差可能就较大;一般而言,样方越多,其统计结果越接近真实情况。 但是,样方数量太多,整体取样花费的时间、精力就越多。从统计学上看, 一定数量的样方即可以保证统计结果的真实性 d.某兴趣小组调查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结果如表所示。其中,第四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如图所示,则该植物种群密度是 株/m2。 样方 N1 N2 N3 N4 N5 种群密度(株/m2) 8 7 8 x 9 8 ③标志重捕法 调查对象 的动物,如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和昆虫等 调查程序 确定调查对象 ↓ 被标志个体数量为M ↓ ↓ 计算种群个体数量N= 重捕个体数量为n 重捕中被标志个体数量为m 重捕、计数 移动能力强 前提 被标志个体和未被标志个体在重捕时被捕获概率相等 注意事项 标志物和标志方法不能影响被标志动物的正常活动,也不能导致它们产生疾病或被感染等;标志符号必须能维持一段时间,至少在调查期间不能消失;标志符号也不能过分醒目 延伸应用 在对某种鼠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1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9只鼠,第二次捕获34只鼠,其中有标志的鼠15只。 a.这个种群中鼠的种群密度大约是 只/公顷。 b.若捕捉后该鼠不易再被捕捉,则估算的种群密度会 (填“偏高”或“偏低”),理由是_____ _____。 88 偏高 可知,种群数量变大,即估算值大于实际的种群密度 该鼠被捕捉一次之后不易再被捕捉,再次捕获的被 标志的个体数减少,由种群数量= 延伸应用 c.若由于某种原因,如标志物易脱落、标志物导致被标志个体易于被捕食、在被标志个体稀少处捕获等,则估算的种群密度会_____ (填“偏高”或“偏低”)。 d.若由于某种原因,如被标志个体放回后还未充分融入该种群中就再次被捕获、在被标志个体密集处捕获等,则估算的种群密度会_____ (填“偏高”或“偏低”)。 偏高 偏低 教材拓展 黑光灯诱捕昆虫和性外激素诱杀害虫的原理相同吗?分别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何种信息传递? 提示 原理不同。前者利用了昆虫的趋光性,后者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