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活动5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学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实验操作。 (2)通过亲手操作,达到完成实验的能力培养。 (3)让学生通过本实验活动(包括实验的预习准备、实验操作、问题讨论等),加深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1)按配制溶液的步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大致了解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配制过程及其操作步骤。 (2)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意识,初步学习或学会相关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培养科学素养,提高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一)加深对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的理解。 (二)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一般步骤与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正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和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 三、教学用具 【教学准备】 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量筒、胶头滴管、氯化钠、蒸馏水 四、教材分析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是初中化学中考说明中要求学会的内容,它既是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核中的一个重要实验,也是近年来中考的一个考试热点。本实验活动是学生在初中化学课程中重要的定量实验活动。它设计了以氯化钠固体配制溶液再稀释的两项实验。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本实验活动(包括实验的预习准备、实验操作、问题讨论等)加深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大致了解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过程及其操作步骤,初步学习或学会相关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培养科学素养,提高实践能力。 五、学情分析 本节实验课之前学生对于相关操作已有课堂或生活中的体验,本节实验课之前学生对于相关操作已有课堂或生活中的体验,学生已经学习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也就是溶质的质量分数,掌握了相关的简单计算。生活中,也会遇到使用溶液浓度的情况。这些都为学生学习本节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另外,学生已经掌握了托盘天平、量筒等仪器的使用,实验前我们先复习一下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进一步明确基本操作的规范性。结合导学案复习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复习量筒的使用方法。但本节课仍需要关注其测量操作是否规范。还有,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知识,其中包括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溶质质量、溶剂质量计算和稀释计算等,部分同学不能正确解答化学计算题,在中考中,本节课的内容往往得分率较低,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动手能力没有强化,计算时对溶质质量分数概念模糊,不能正确列式等,本节课程的设计是想通过学生动手实验,通过动手操作实验,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培养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对获取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中培养学生的正确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六、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在课前布置实验预习任务,让学生了解本实验活动的内容,了解实验目的、内容和步骤。(见学案) 【教师】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完成情况,投影学生学案的答案,进行批改解答。 【学生】检查学案内容 【教师】说出本节课的目的,投影出部分计算错误的同学的答案,通过学案的完成情况,可以知道同学们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掌握的不错,尤其托盘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是重点,但是,关于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和溶液稀释的计算仍然是同学们薄弱环节,也往往是同学们考试中丢分严重的题型,那么,通过本节课,我们进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实验操作,从而加深对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的理解,提高解题能力。 【导入】一、情境导入: 活动1【多媒体展示】 情境一、医用生理盐水。 议一议:此信息中的0.9%表明的含义有哪些? 情境二、盐水选种。多媒体展示选种原理,让学生理解质量分数增大,密度也会随之增大。 活动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