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240895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课件(共37张PPT)

日期:2024-06-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6次 大小:3833082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件,37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 2 课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时间 英国输华货物总值 1837———1839年 年均不到100万英镑 1845年 约239万英镑 1846年 约179万英镑 1854年 约100万英镑 ———数据整理自郑师渠主编《中国近代史》 英法 提出“修约” 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清政府 拒绝“修约” 担心列强势力进一步深入会危及统治利益 矛盾 英法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 1. 根本原因(目的):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 战争借口 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 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 借口(导火索)直接原因:“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第一阶段 1856年———1858年 签订《天津条约》 战争过程 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开始标志) 1857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攻陷广州。 1858年,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 签订国: 清VS英、法、俄、美 内容: 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方便干预中国内政) (侵略由沿海深入内地) (侵犯了内河航运权)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清政府与英、法、美三国分别签订) 鸦片贸易合法化 《天津条约》 担任议和大臣 留守北京 咸丰帝逃往 承德避暑山庄 第二阶段 1860年 洗劫和焚毁圆明园 签订《北京条约》 控制北京城 占领天津,进逼北京 战争过程 1860年10月 奕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圆明园 清代皇家园林 历时150多年扩建 面积5200余亩 方壶胜境 殿台楼阁式的中式建筑 鸿慈永诂 海晏堂 西洋的建筑景观 远瀛观、大水法 融会中西建筑风格 聚集古今艺术珍品 即使把我国所有博物馆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 人民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化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之中。 ———维克多·雨果《致巴特力尔上尉》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大肆抢劫,之后又纵火烧毁。 侵略罪行 圆明园 被纵火焚烧三天三夜 被掠夺文物超过150万件 英国大英博物馆 法国枫丹白露宫中国馆 1860年《北京条约》(清政府与英、法、俄三国分别签订) 3、《北京条约》的签订: 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②又增开天津为商埠 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④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主要内容: 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条约名称 割占领土面积 1858《瑷珲条约》 60多万平方千米 1860《北京条约》 约40万平方千米 1860《北京条约》 1864《勘分西北界约记》 44万多平方千米 1881《改订条约》 以及5个勘界议定书 7万多平方千米 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发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了更多的好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三、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通商 广、厦、福、宁、上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增加天津为口岸; 割地 香港岛 割让九龙司一区;沙俄割占150万平方千米领土; 赔款 2100万银元 赔款大幅增加; 贸易 关税协定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外交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对比鸦片战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的条约内容,有何特点? 通商口岸增加,且由沿海延伸至内陆 割让领土增加 赔款增加 丧失更多主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中国人认真对民族战争背后的内容作出反应,并形成一种社会思潮而波及各个阶层,则无疑开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战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