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25323

风 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5次 大小:1715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教案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7 风 教材分析 《风》是英国作家克里斯蒂娜的作品。这是一 首文字浅显、形象生动、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的儿童诗歌。它描写了风过树林时枝叶的变化,介绍了“风”这一自然现象。课文运用拟人化手法,让风以生命的动态方式呈现。学文时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听、看、想、说等活动,引导他们去感受、去体验,领悟风那充满生命力的美。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八个生字,学习新笔画“横折弯勾”,会写“在、也、风、走”四个汉字。 2、能力目标:会观察自然现象,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学会触摸大自然,体会人与自然的感情。 教学难重点 指导识字和朗诵、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录有风声的课文录音带。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预习:观察文中的插图,思考图意,读诗歌,画出要求会认和会写的字。 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谜语: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猜猜看,它是什么? 板书课题:风。 二、户外活动,认识“风”。 (一)、布置活动要求。 1、提问:风能看到吗?能摸到吗?怎样知道有风?(学生自由讨论,发表各自的见解。) 2、要求:用心观察、发现,用你刚才提出的方法来验证风的存在。 (二)、户外活动:寻找“风”。 1、到操场上去找“风”,看谁的办法又多又有创意。(十分钟) 2、你找到风了吗?是怎样找到的?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风。 3、介绍科学常识:风是一种自然现象,是空气 流动形成的。人们依据风的大小,把它划分为十二个等级;根据气流的方向等又给风起了台风、龙卷风等不同的名字。大风能够摧毁房屋、树木、庄稼等,给人类带来灾难。但人们正在通过多种手段来利用风为人类造福,如风力发电站就是靠风能来发电。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一)、自读全诗,识字。 1、打开书,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用笔画出生字词,反复读几次。圈出不认识的字,用喜欢的方法自学。21教育网 2、同桌互读带生字的词语,认真听,如果对方读得好,就伸出大拇指夸夸他(她)。 3、再完整地读一读课文,把句子读准确、读通顺。 (二)、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指读或学生领读,说说记字法,练习组词说句。发现共性问题重点指导。 2、用“树”字组词,你一定能说出不少,说一说,再补充到“词语花篮”中。 3、指名读诗,集体正音。 四、再读课文,品赏背诵。 (一)、听读诗歌,了解文意。 1、听课文录音,你还听到了什么?(风声、树叶的沙沙声……) 2、轻声慢读课文,说说作者是如何感知风的存在的。 (二)、想象诗境,指导朗读。 1、男女生分节朗读诗歌,想象: 风儿会跟树说些什么?树林里还会有哪些景物跟风儿打招呼? 2、用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诗歌。可以同桌互读,小组赛读,加动作表演读等。 3、指名有感情朗读,指导语气。 作者写的是什么样的风?从哪里看出?应该怎么读?(文中描写的是微风,因此语气要轻柔,读出对风儿的喜爱之情。)再试着读一读。21cnjy.com 学生读,老师评;老师读,学生评;指名读,集体点评。 (三)、品赏诗句,初步背诵。 1、诗作赏析。 风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用耳朵去倾听、 用眼睛去观察、用身体去感受、用心灵去发现。在作者眼里,风就像一个可爱的孩子,所以才能写得这么活泼、生动、有趣。让我们闭上眼睛,再来仔细地听一听。21·cn·jy·com 放配乐录音,学生闭目欣赏。 2、熟读成诵。 在能够熟练地、有感情地朗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诗歌。 五、创设情境,迁移运用。 (一)、图中找风。 看课文插图,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刮风了呢?(树叶飘舞、小草倾斜、发丝纷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